第三个字是三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八难三灾

成语拼音

bā nàn sān zāi

成语解释

比喻小孩生来多病。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小张屠》第三折:“但有些八难三灾,一心斋戒。”

一日三复

成语拼音

yī rì sān fù

成语解释

指在一天之内多次反复玩味。

成语出处

《梁书·何逊传》:“沈约亦爱其文,尝谓逊曰:‘吾每读卿诗,一日三复,犹不能已。’”

折臂三公

成语拼音

zhé bì sān gōng

成语解释

晋代的羊枯,曾坠马折断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贵官堕马

成语出处

唐·刘禹锡《秘书崔少监坠马长句因而和之诗》:“上车著作应来问,折臂三公定送方。”

再衰三竭

成语拼音

zài shuāi sān jié

成语解释

竭:尽。指力量一再消耗,已经衰减耗竭。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:“夫战,勇气也。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。”

勇贯三军

成语拼音

yǒng guàn sān jūn

成语解释

贯:通“冠”,第一;三军:军队的总称。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

成语出处

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三回:“吾想黑身有异术,勇贯三军,吾非敌手。”

五典三坟

成语拼音

wǔ diǎn sān fén

成语解释

犹言三坟五典。泛指古代典籍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张景《飞丸记·赏春话别》:“贯串百家诸子,沉酣五典三坟。”

两道三科

成语拼音

liǎng dào sān kē

成语解释

说三道四,花言巧语。

成语出处

元·关汉卿《鲁斋郎》第四折:“谁听你两道三科,嚷似蜂窝,甜似蜜钵。”

得其三昧

成语拼音

dé qí sān mèi

成语解释

三昧:梵语,意为正定。排除一切杂念,使心神平静,专心致志,达到悟境。引申为诀窍或精义。指在某方面造诣深湛,熟知精义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又赠老谦》:“泻汤旧得茶三昧。”

一沐三捉发

成语拼音

yī mù sān zhuō fà

成语解释

比喻求贤心切。 >> 一沐三捉发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我一沐三捉发,一饭三吐哺,起以待士,犹恐失天下之贤人。 《史记·鲁周公世家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