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是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3

耳听是虚,眼见为实

成语拼音

ěr tīng shì xū,yǎn jiàn wéi shí

成语解释

虚:虚假。听到的不足信,亲眼看到的才真实可靠

成语出处

《星火燎原 跨上新的高度》:“那时我还缺乏理解,但是也晓得大部分同志习惯于‘耳听是虚,眼见为实’,‘不怕不识货,就怕货比货’。”

无间是非

成语拼音

wú jiàn shì fēi

成语解释

指不分别是非。

成语出处

鲁迅《文化偏至论》:“林林之民,咸致同情于不平者,凡有能阻泥教旨,抗拒法皇,无间是非,辄与赞和。”

唯利是求

成语拼音

wéi lì shì qiú

成语解释

以利为着眼点。指一心只顾谋取利益。同“唯利是视”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·梁·沈约《奏弹王源》:“源频叨诸府戎禁,豫班通彻,而托姻结,唯利是求,玷辱流辈,莫斯为甚。”

研核是非

成语拼音

yán hé shì fēi

成语解释

核:对照,考核。研究考核什么是对,什么是错

成语出处

汉·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温故知新,研核是非。”

从恶是崩

成语拼音

cóng è shì bēng

成语解释

学坏象高山崩塌一样迅速。比喻学坏很容易。

成语出处

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谚曰:‘从善如登,从恶是崩。’”

颠倒是非

成语拼音

diān dǎo shì fēi

成语解释

是:对;非:错。把错的说成对的,对的说成错的。把是非弄颠倒了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施先生墓铭》:“古圣人言,其旨密微,笺注纷罗,颠倒是非。”

惟利是趋

成语拼音

wéi lì shì qú

成语解释

一心为利,别的什么都不顾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十二回:“若以罪之大小而论,那宰牛的原算罪魁,但此辈无非市井庸愚,只知惟利是趋,岂知善恶果报之道。”

惟命是听

成语拼音

wéi mìng shì tīng

成语解释

叫做什么,就做什么。指绝对服从。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今君王举玉趾诛孤臣,孤臣惟命是听。”

惟利是求

成语拼音

wéi lì shì qiú

成语解释

一心为利,别的什么都不顾。

成语出处

《通典·食货五》:“工部尚书苏孝慈等以为所在官司因循往昔,皆以公廨钱物出举兴生,惟利是求,烦扰百姓。”

论列是非

成语拼音

lùn liè shì fēi

成语解释

论:评论;列:列举。罗列事实,评论是非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:“仍欲卬首信眉,论列是非,不亦轻朝廷,羞当世之士邪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