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守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砥节守公

成语拼音

dǐ jié shǒu gōng

成语解释

砥:磨刀石;节:节操。磨砺名节,奉行公事

成语出处

《明史·梁材传》:“砥节守公如一日,帝眷亦甚厚。”

甘贫守节

成语拼音

gān pín shǒu jié

成语解释

甘:情愿,乐意。甘受贫困,守住志节

成语出处

明·无名氏《东篱赏菊》第一折:“今日夫为彭泽令,甘贫守节乐恰恰。”

因陋守旧

成语拼音

yīn lòu shǒu jiù

成语解释

陋:不合理;守旧:保持旧的。指因袭不合理的老一套而不加改进。

成语出处

《宋史·欧阳修传》:“宋兴且百年,而文章体裁,犹仍五季余习……士因陋守旧,论卑气弱。”

待兔守株

成语拼音

dài tù shǒu zhū

成语解释

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或妄想不劳而获,坐享其成。同“守株待兔”

成语出处

宋·张君房《序》:“刻舟求剑,体貌何殊;待兔守株,旨意宁远。”

居穷守约

成语拼音

jū qióng shǒu yuē

成语解释

居穷:处于穷困的境地;守约:简朴。指过着穷困简朴的生活

成语出处

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万章》:“为贫者,辞尊居卑,辞富居贫。”晋·潘岳《杨仲武谏》:“虽舅氏隆盛,而孤贫守约。”

魂不守宅

成语拼音

hún bù shǒu zhái

成语解释

指人之将死。也形容精神恍惚。“魂不守舍”。

成语出处

三国·魏·管辰《管辂别传》:“何之视侯,则魂不守宅,血不华色,精爽烟浮,容若槁木,谓之鬼幽。”

补残守缺

成语拼音

bǔ cán shǒu quē

成语解释

残:残缺,不完整;缺:残破。舍不得扔下残缺陈旧的东西。形容思想保守

成语出处

汉·荀悦《汉纪·哀帝纪》:“至于国家大事,则幽冥莫知其原,然犹补残守缺,挟恐见破之私意,而忘服义从善之公心。”

保残守缺

成语拼音

bǎo cán shǒu quē

成语解释

①指汉代今文经学派儒生墨守残缺不全的今文经典而拘执一家之言。后常用以比喻泥古守旧,不知改进。②指保藏残缺的古籍文献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刘歆传》:“信口说而背传记,是末师而非往古……犹欲保残守缺,挟恐见破之私意,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,或怀妒嫉,不考情实,雷同相从,随声是非,抑此三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