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思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5

处安思危

成语拼音

chǔ ān sī wēi

成语解释

处:居于;思:想,考虑。处在平安的环境里,也要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

成语出处

南宋·郭茂倩《乐府诗集·皇复》:“居高念下,处安思危,照临有度,纪律无亏。”

狡焉思启

成语拼音

jiǎo yān sī qǐ

成语解释

指怀贪诈之心图谋侵人之国。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成公八年》:“夫狡焉思启封疆以利社稷者,何国蔑有?”

买铁思金

成语拼音

mǎi tiě sī jīn

成语解释

比喻不切实际的贪心妄想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徐复祚《一文钱》第三出:“有一等浊爱缠心,盲修瞎炼,期望身后升天。这便是买铁思金,定见沉沦永劫。”

履信思顺

成语拼音

lǚ xìn sī shùn

成语解释

笃守信用,思念和顺。

成语出处

《周易·系辞》:“履信思乎顺,又以尚贤也,是以自天佑之。吉,无不利也。”

举踵思慕

成语拼音

jǔ zhǒng sī mù

成语解释

举:抬起;踵:脚后跟;举踵:踮起脚跟;思慕:思念。形容十分思念,抬起脚后跟张望

成语出处

汉·司马相如《难蜀父老》:“举踵思慕,若怙旱之望雨。”

狡焉思逞

成语拼音

jiǎo yān sī chěng

成语解释

指怀贪诈之心图谋侵人之国。同“狡焉思启”。

成语出处

康有为《上清帝第二书》:“诸夷以中国之易欺也,法人将问滇桂,英人将问藏粤,俄人将问新疆,德、奥、意、日、葡、荷皆狡焉思逞。”

于安思危

成语拼音

yú ān sī wēi

成语解释

于:处于;思:想。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,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。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。

成语出处

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“臣闻之《春秋》,于安思危,危则虑安。”

不假思索

成语拼音

bù jiǎ sī suǒ

成语解释

假:假借,依靠。形容做事答话敏捷、熟练,用不着考虑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黄榦《黄勉斋文集》卷四:“戒惧谨独,不待勉强,不假思索,只是一念之间,此意便在。”

闭门思愆

成语拼音

bì gé sī qiān

成语解释

指关起门来自我反省。同“闭閤思过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蜀志·来敏传》“坐事去职”裴松之注引《诸葛亮集》:“自谓能以敦厉薄俗,帅之以义。今既不能,表退职,使闭门思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