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四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六通四达

成语拼音

liù tōng sì dá

成语解释

犹四通八达。形容交通极便利。也形容通向各方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49卷:“今谓明义各自为宜,少多非为定准,如六通四达,岂止三耶!”

三长四短

成语拼音

sān cháng sì duǎn

成语解释

①特指人的死亡。同“三长两短”。②犹闲话,坏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13回:“若再有三长四短,叫为兄的回去,怎生见你令尊令堂之面?”

六通四辟

成语拼音

liù tōng sì pì

成语解释

指上下四方和春秋四时。

成语出处

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天道》:“明于天,通于圣,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,其自为也,昧然无不静者矣。”

扬名四海

成语拼音

yáng míng sì hǎi

成语解释

扬名:传播名声。四海: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,故以“四海”代指全国各处;也指世界各地。指名声传遍各地。

狼烟四起

成语拼音

láng yān sì qǐ

成语解释

狼烟:古代边防报警时烧狼粪腾起的烟。四处都是报警的烟火,指边疆不平静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段成式《酉阳杂俎·毛篇》:“狼粪烟直上,烽火用之。”

志在四方

成语拼音

zhì zài sì fāng

成语解释

四方:天下。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。 >> 志在四方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二十五回:“妾闻‘男子志在四方’。君壮年不出图仕,乃区区守妻子坐困乎?”

推之四海而皆准

成语拼音

tuī zh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

成语解释

之:代词,指普遍性的真理;四海:指任何地方;皆:都是;准:准确。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

成语出处

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祭义》:“推而放诸东海而准,推而放诸西海而准,推而放诸南海而准,推而放诸北海而准。”

文房四宝

成语拼音

wén fáng sì bǎo

成语解释

俗指笔、墨、纸、砚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梅尧臣《再和潘歙州纸砚》诗:“文房四宝出二郡,迩来赏玩君与予。”

九洲四海

成语拼音

jiǔ zhōu sì hǎi

成语解释

九洲:指中国;四海:古人认为,中国九州之久是一望无际的大海,此指中国以外的地方。指中国及四周以外的地方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卢照邻《登封大酺歌》:“九洲四海常无事,万岁千秋乐未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