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所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一无所成

成语拼音

yī wú suǒ chéng

成语解释

一点没有成就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黄遵楷《跋》:“读先兄病笃之书,谓平生怀抱,一无所成,惟近古体诗能自立耳。”

用非所学

成语拼音

yòng fēi suǒ xué

成语解释

所用的不是所学的。指学用不一致。

成语出处

《明史·叶伯巨传》:“比到京师,而除官多以貌选,所学或非其所用,所用或非其所学。”

使料所及

成语拼音

shǐ liào suǒ jí

成语解释

料:料想,估计;及:到。当初已经料想到的。

成语出处

《中国的西北角·成兰纪行一》:“人事的变化,往往非使料所及。”。

尽其所长

成语拼音

jìn qí suǒ cháng

成语解释

尽:全部用出;长:特长,擅长。把所擅长的东西全部发挥出来。

成语出处

《北史·齐本纪上》:“每山园游宴,必见招携;执射赋诗,各尽其所长,以为娱适。”

果如所料

成语拼音

guǒ rú suǒ liào

成语解释

果:果真。事实果真和所预料到的一样。形容料事如神

成语出处

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前集·梅圣俞》:“始,上怒未已,两府窃以曰:‘必重贬介,则彦博不安;彦博去,即吾属递迁矣。’既而,果如所料。”

敌王所忾

成语拼音

dí wáng suǒ kài

成语解释

指把天子所痛恨的人作为自己的敌人而加以讨伐。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文公四年》:“诸侯敌王所忾,而献其功。”杨伯峻注:“王之所恨怒者,诸侯亦以之为仇敌而伐之。”

用违所长

成语拼音

yòng wéi suǒ cháng

成语解释

违:违背。用人没有使用他的专长

成语出处

《宋史·郭逵传论》:“逵料葛怀敏之败,如烛照龟卜,一时最为知兵。虽南征无功,用违其长,又何尤焉。”

靡知所措

成语拼音

mí zhī suǒ cuò

成语解释

靡:无、不。措:处理。不知该如何办才好。

成语出处

晋·元帝《改元赦令》:“京都倾覆,宗庙为墟,孤悼心失图,靡知所措。”

死无所名

成语拼音

sǐ wú suǒ míng

成语解释

名:为世人知晓。虽死而不为人所称道。指白白地送死

成语出处
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:“闻此必恐而谋泄,死无所名,非壮士也。”

具瞻所归

成语拼音

jù zhān suǒ guī

成语解释

具:同“俱”,全;瞻:视;所归:所向。为众人所敬慕、瞻仰

成语出处

《荀瑁别传》:“三公,具瞻所归,不可用其非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