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土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瓦解土崩

成语拼音

wǎ jiě tǔ bēng

成语解释

象土崩塌,瓦破碎一样,不可收拾。比喻彻底垮台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秦之积衰,天下土崩瓦解。”

民情土俗

成语拼音

mín qíng tǔ sú

成语解释

一地的人情世故,风俗习惯

成语出处

清·恽敬《与福子申》:“顺德近接省会,民情土俗,仁弟必一一措置得宜。”

水来土掩

成语拼音

shuǐ lái tǔ yǎn

成语解释

大水来了,用土堵住。比喻敌人来犯,就引兵抵抗。

成语出处

元 高文秀《渑池会》:“自古道兵来将迎,水来土堰,他若领兵前来,俺这里领兵与他交锋。”

茅室土阶

成语拼音

máo shì tǔ jiē

成语解释

茅草盖的屋,泥土砌的台阶。形容房屋简陋,生活俭朴

成语出处
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班固传》:“扶风掾李育,经明行著,教授百人,客居杜陵,茅室土阶。”

鱼烂土崩

成语拼音

yú làn tǔ bēng

成语解释

比喻国家内部发生动乱。

成语出处

汉·荀悦《汉纪无侯传》:“百姓一乱,则鱼烂土崩,莫之匡救。”

根生土长

成语拼音

gēn shēn tǔ zhǎng

成语解释

当地出生长大。也指世代居住。

成语出处

元 吴昌龄《张天师》第三折:“却不道一般儿根生土长,开花结子,带叶连枝。”

衣冠土枭

成语拼音

yī guān tǔ xiāo

成语解释

犹衣冠禽兽。指品德极坏,行为卑劣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十七:“苏楷、高贻休、萧闻礼,皆人才寝陋……河朔人士,目苏楷为衣冠土枭。”

视如土芥

成语拼音

shì rú tǔ jiè

成语解释

芥:小草。看作象泥土,小草一般轻贱。比喻不放在眼里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君之视臣如土芥,则臣视君如寇仇。”

一掊土

成语拼音

yī póu tǔ

成语解释

抔:用手捧东西。一捧黄土。指坟墓。现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没落、渺小的反动势力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张释之列传》:“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,陛下何以加其法乎?”

灰容土貌

成语拼音

huī róng tǔ mào

成语解释

形容面容龌龊丑陋。

成语出处

元·钟嗣成《一枝花·自序丑斋》:“空自胸藏锦绣,口唾珠玑,争奈灰容土貌,缺齿重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