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忘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弃瑕忘过

成语拼音

qì xiá wàng guò

成语解释

指不追究缺点和过错。

成语出处

《南史·虞寄传》:“且圣朝弃瑕忘过,宽厚待人,改过自新,咸加叙擢。”

日旰忘餐

成语拼音

rì gàn wàng cān

成语解释

形容工作勤劳,忘了时间,忘了吃饭。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尹敏传》:“日旰忘食,夜分不寝。”

疮好忘痛

成语拼音

chuāng hǎo wàng tòng

成语解释

犹言好了伤疤忘了痛。《金瓶梅词话》第十四回:“你今日了畢官司,兩脚站在平川地,得命思財,瘡好忘痛,來家到問老婆找起後帳兒來了。”

记功忘失

成语拼音

jì gōng wàng shī

成语解释

指记其功绩而略其小过。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党锢传·李膺》:“夫立政之要,,是以武帝舍安国于徒中,宣帝征张敞于亡命。”一本作“记功忘过”。

徇国忘己

成语拼音

xùn guó wàng jǐ

成语解释

徇:为国献身。为国献身,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

成语出处

《宋书·谢晦传》:“逮营阳失德,自绝宗庙,朝野岌岌,忧及祸难,忠谋协契,徇国忘己,援登圣朝,惟新皇祚。”

遗世忘累

成语拼音

yí shì wàng lěi

成语解释

避世隐居而不为世俗之事牵累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方孝孺《学士亭记》:“故或放迹于江海,或养操于山林,求遗世忘累志士而与之游。”

流宕忘反

成语拼音

liú dàng wàng fǎn

成语解释

流宕:流浪,飘泊;反:同“返”,回家。指长期在外面飘泊而不知返回

成语出处

晋·杜预《春秋左氏传序》:“雷同影附,流宕忘反,非一时也。”

出公忘私

成语拼音

chū gōng wàng sī

成语解释

出于公心忘掉私情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梅曾亮《送周石生序》:“非出公忘私、尽扫刮同异恩怨、屏置城府外,不足称朝廷委任、寄耳目之意。”

国耳忘家

成语拼音

guó ěr wàng jiā

成语解释

指为国事而忘其家。同“国而忘家”。

成语出处

汉·贾谊《陈政事疏》:“故化成俗定,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,国耳忘家,公耳忘私。”

得新忘旧

成语拼音

dé xīn wàng jiù

成语解释

得:得到。得到新的,忘掉旧的。多指爱情不专一

成语出处

明·胡文焕《前腔八首》:“得新忘旧,到前丢后,妄想处一味骄矜,满意时十分驰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