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西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3

东驰西击

成语拼音

dōng chí xī jī

成语解释

指指挥不统一,几路军队各自行动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魏源《圣武记》卷九:“各专责成,互相援应,毋东驰西击,各不相顾。”

东飘西徙

成语拼音

dōng piāo xī xǐ

成语解释

指到处漂流,迁徙无定。

成语出处

明·陆采《明珠记·江会》:“几年间东飘西徙,今日里天教重会。大海船头,果有相撞时。”

东躲西跑

成语拼音

dōng duǒ xī pǎo

成语解释

躲:躲藏,避开。形容四处逃散,分头躲藏。形容极为惊慌。

成语出处

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五回:“这番遇了秦叔宝,里外夹攻,杀得东躲西跑,南奔北窜。”

东劳西燕

成语拼音

dōng láo xī yàn

成语解释

劳:伯劳。比喻情侣、朋友离别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郭茂倩《乐府诗集·古辞·东飞伯劳歌》:“东飞伯劳西飞燕,黄姑织女时相见。”

东零西散

成语拼音

dōng líng xī sàn

成语解释

形容零落分散。

成语出处

明·袁宏道《致萧允升庶子》:“曾未几何,而东零西散,念方既已下世,先兄继之,射堂秋月,有若隔世,人生会合,何可常也!”

东倒西歪

成语拼音

dōng dǎo xī wāi

成语解释

指行走不稳,身不由主。也形容物体倾斜不正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曾瑞卿《留鞋记》第二折:“哎,却原来醉醺醺东倒西歪。”

待月西厢

成语拼音

dài yuè xī xiāng

成语解释

指情人私相约会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元稹《月明三五夜》诗“待月西厢下,迎风户半开。拂墙花影动,疑是玉人来。”

唐突西子

成语拼音

táng tū xī zǐ

成语解释

唐突:冒犯;西子:即西施,春秋时美女。冒犯了西施。比喻抬高了丑的,贬低了美的。 >> 唐突西子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轻诋》:“何乃刻画无盐,以唐突西子也。”

东趋西步

成语拼音

dōng qū xī bù

成语解释

指相背而行。

成语出处

汉·焦赣《易林·比之损》:“二人异路,东趋西步,千里之外,不相知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