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行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4

改恶行善

成语拼音

gǎi è xíng shàn

成语解释

不再做恶,转做好事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九十一卷:“夫欲修学,熟寻此文,改恶行善,速登神仙。”

旧家行径

成语拼音

jiù jiā xíng jìng

成语解释

行径:行为。比喻旧时的行为

成语出处

明·梅鼎祚《玉合记·逃禅》:“向鸡园托迹,虎口逃生,眉愁翠敛,容羞红润,怕难藏旧家行径。”

锦衣行昼

成语拼音

jǐn yī xíng zhòu

成语解释

富贵了须回归故里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(项王)曰:‘富贵不归故乡,如衣绣夜行,谁知之者!’”

言信行果

成语拼音

yán xìn xíng guǒ

成语解释

说了就一定守信用,做事一定办到。同“言必信,行必果。” >> 言信行果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梁启超《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·发端及其略传》:“正直谨严,言信行果。”

鸟兽行

成语拼音

niǎo shòu xíng

成语解释

像飞禽走兽一样的行为。比喻乱伦

成语出处

《周礼·夏官·大司马》:“外内乱,鸟兽行,则灭之。”

用舍行藏

成语拼音

yòng shě xíng cáng

成语解释

任用就出来做事,不得任用就退隐。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述而》:“用之则行,舍之则藏,唯我与尔有是夫。”

托公行私

成语拼音

tuō gōng xíng sī

成语解释

犹言假公济私。假借公家的名义,谋取私人的利益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刘肃《大唐新语·极谏》:“而乃冯附城社,蔽亏日月,托公行私,交游群小。”

才高行厚

成语拼音

cái gāo xíng hòu

成语解释

厚:不可轻薄,端谨。指才能高,品德端谨。

成语出处

汉·王充《论衡·命禄》:“或时才高行厚,命恶,废而不进;知寡德薄,命善兴而超迈。”

步线行针

成语拼音

bù xiàn xíng zhēn

成语解释

比喻周密布置。

成语出处

元·康进之《李逵负荆》二折:“那怕你指天画地能瞒鬼,步线行针待哄谁?”

得君行道

成语拼音

dé jūn xíng dào

成语解释

得君:臣子获得君主的信任;行:实行。有才学的人能得到贤明君主信任推行他的政治主张

成语出处

朱自清《论不满现状》:“真能得君行道,当然要多多少少改变那自己不满别人也不满的现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