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烟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13

浩如烟海

成语拼音

hào rú yān hǎi

成语解释

浩:广大;烟海:茫茫大海。形容典籍、图书等极为丰富。

成语出处

隋·释真观《梦赋》:“若夫正法宏深,妙理难寻,非生非灭,非色非心,浩如沧海,郁如邓林。”

过眼烟云

成语拼音

guò yǎn yān yún

成语解释

从眼前飘过的云烟。原比喻身外之物,不必重视。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宝绘堂记》:“见可喜者,虽时复蓄之,然为人取去,亦不复惜也。譬之烟云之过眼,百鸟之感耳,岂不欣然接之,然去而不复念也。”

如堕烟海

成语拼音

rú duò yān hǎi

成语解释

堕:落。好象掉在茫茫无边的烟雾里。比喻迷失方向,找不到头绪,抓不住要领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王仲祖、刘真长造殷中军谈,谈竟俱载去。刘谓王曰:‘渊源真可!’王曰:‘卿故堕其云雾中。’”

火灭烟消

成语拼音

huǒ miè yān xiāo

成语解释

火苗熄灭,烟云消散。比喻事物消失净尽,不留一点痕迹。亦作“烟消火灭”。

成语出处

晋·傅玄《四言杂诗》:“忽然长逝,火灭烟消。”

笔底烟花

成语拼音

bǐ dǐ yān huā

成语解释

比喻文章写得生动、出色

成语出处

清·钱泳《履园丛话·画学·画中人》:“笔底烟花传海国,袖中诗句落吴船。”

露红烟绿

成语拼音

lù hóng yān lǜ

成语解释

形容花木的色彩鲜艳。同“露红烟紫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晏幾道《泛清波摘遍》词:“催花雨小,著柳风柔,都似去年时侯好。露红烟绿,尽有狂情斗春早。”

不食烟火

成语拼音

bù shí yān huǒ

成语解释

①指不吃熟食。道家修炼主张绝粒却谷,不吃世间烟火物。②指诗文立意高超,言词清丽,不同凡俗。

成语出处

《终有报》第一回:“人都道他不食烟火,体气欲仙。”

雾锁烟迷

成语拼音

wù suǒ yān mí

成语解释

指为云雾所掩蔽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隔江斗智》第二折:“荡洪波不分一个天地,望前程尚隔雾锁烟迷。”

袅袅烟云

成语拼音

niǎo niǎo yān yún

成语解释

袅袅:1.亦作"袅袅"。 2.轻盈纤美貌。 3.摇曳貌;飘动貌。 4.吹拂貌。 5.缭绕貌。 6.形容香气散发。 7.悠扬婉转.8、 形容烟气缭绕上升。

露红烟紫

成语拼音

lù hóng yān zǐ

成语解释

形容花木的色彩鲜艳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曾巩《芍药厅》诗:“小碧阑于四月天,露红烟紫不胜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