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摇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拔地摇山

成语拼音

bá dì yáo shān

成语解释

翻动大地,摇撼山岳。形容声势极大。

成语出处

《英烈传》第四十九回:“乌龙镇上驻不赤龙舟,搅得翻江震海;大全港中做不得周全事,空教拔地摇山。”

飘飘摇摇

成语拼音

piāo piāo yáo yáo

成语解释

物体在空中随风漂浮摇动

成语出处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0回:“那风筝飘飘摇摇,只管往后退了去,一时只有鸡蛋大小,展眼只剩了一点黑星,再展眼不知落到那里去了。”

摆尾摇头

成语拼音

bǎi wěi yáo tóu

成语解释

摆动头尾,形容喜悦或悠然自得的样子。

成语出处

《大唐三藏取经诗话》上卷:“只见麒麟迅速,狮子峥嵘,摆尾摇头,山林迎接。”

心旌摇摇

成语拼音

xīn jīng yáo yáo

成语解释

心神不定,情思起伏,就像旌旗随风飘摇一样。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寡人自料,从楚当秦,未见胜也;内与群臣谋,不足恃也,寡人卧不安席,食不甘味,心摇摇如悬旌,而无所终薄。”

神魂摇荡

成语拼音

shén hún yáo dàng

成语解释

形容心神恍惚,难以把握。亦作“神摇魂荡”、“神魂荡扬”、“神魂飘荡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八卷:“沈将仕看见李三情状,一发神魂摇荡。”

鼓舌摇唇

成语拼音

gǔ shé yáo chún

成语解释

鼓动嘴唇,摇动舌头。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。亦泛指大发议论(多含贬义)。

成语出处

元·高文秀《谇范叔》第二折:“几时行通利方,凭着咱鼓舌摇唇,立取他封侯拜将。”

中心摇摇

成语拼音

zhōng xīn yáo yáo

成语解释

中心:心中;摇摇:心神不安。形容心神恍惚,难以自持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王风·黍离》:“彼黍离离,彼稷之苗。行迈靡靡,中心摇摇。知我者谓为心忧,不知我者谓我何求。”

心旌摇曳

成语拼音

xīn jīng yáo yè

成语解释

旌:旗子;摇曳:摆动。指心神不安,就象旌旗随风飘荡不定。形容情思起伏,不能自持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:“心摇摇如县旌,而无所终薄。”

撼地摇天

成语拼音

hàn dì yáo tiān

成语解释

撼:摇动。使天地都抖动起来。形容力气、本领和气魄极大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1回:“有分教,李逵施为撼地摇天手,来斗巴山跳涧虫。”

鼓唇摇舌

成语拼音

gǔ chún yáo shé

成语解释

耍嘴皮,嚼舌头。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六十三回:“何必借我们,你鼓唇摇舌的,自己开心作戏,却说是称功颂德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