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一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尝鼎一脔

成语拼音

cháng dǐng yī luán

成语解释

鼎:古代炊具,三足两耳;脔:切成块的肉。尝鼎里一片肉,就可以知道整个鼎里的肉味。

成语出处

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:“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,一鼎之调。”

慌做一堆

成语拼音

huāng zuò yī duī

成语解释

慌:惊慌。惊慌得乱成一团,理不清头绪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9回:“众兵都在烂泥里慌做一堆。”

奋臂一呼

成语拼音

fèn bì yī hū

成语解释

奋臂:高举手臂。高举手臂,大声呼喊

成语出处

《魏书·卢玄传》:“洞庭、彭蠡,竟非殷固,奋臂一呼,或成汉业。”

一天一地

成语拼音

yī tiān yī dì

成语解释

满天满地。形容到处都是。

成语出处

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三十四回:“又兼狄家的觅汉伙伴不曾分得银钱的,心里气他不过,到处去彰扬,不止他本村扬说的一天一地,就是邻庄外县,都当了一件异事传说。”

一心一计

成语拼音

yī xīn yī jì

成语解释

一心一意。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魏志·杜恕传》:“免为庶人,徙章武郡,是岁嘉平元年。”裴松之注引《杜氏新书》:“故推一心,任一意,直而行之耳。”

聊备一格

成语拼音

liáo bèi yī gé

成语解释

姑且算是具备这一格式。表示暂且有以充数的意思。

成语出处

清 陈廷焯《白雨斋词话》第五卷:“余于别集中求其措语无害大雅者择录一二,非赏其工也,聊备一格而已。”

混作一谈

成语拼音

hùn zuò yī tán

成语解释

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,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。同“混为一谈”。

成语出处

鲁迅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拳术与拳匪》:“中国近来每与柔术混作一谈,其实是两件事。”

百喙一词

成语拼音

bǎi huì yī cí

成语解释

犹言众口一辞。同“百喙如一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龚自珍《大誓答问第一》:“儒者百喙一词,言伏生《尚书》二十八篇。”

知其一不知其二

成语拼音

zhī qí yī bù zhī qí èr

成语解释

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,而不了解其他方面。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上文侍中论强盗赏钱书》:“比来士大夫好轻议旧法,皆未习事之人,知其一不知其二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