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异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4

诛锄异己

成语拼音

zhū chú yì jǐ

成语解释

指消灭和清除在政治上反对自己或与自己意见不合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《梁书 止足 陶季直传》:“齐武帝崩,明帝作相,诛锄异己,季直不能阿意,明帝颇忌之,乃出为辅国长史,北海太守。”

别籍异居

成语拼音

bié jí yì jū

成语解释

指另立门户,彼此分居。

成语出处

范文澜蔡美彪等《中国通史》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:“法律禁止兄弟在父母生存时别籍异居……朝廷宁愿放免丁役,不许无故析户分居。”

百里异习

成语拼音

bǎi lǐ yì xí

成语解释

异:不相同;习:风俗习惯。相隔百里远的地方风俗习惯就不同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齐·晏婴《晏子春秋·问上》:“百里而异习,千里而殊俗。”

头足异处

成语拼音

tóu zú yì chǔ

成语解释

指被斩。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汉王借兵而东下,杀成安君泯水之南,头足异处,卒为天下笑。”

绝域异方

成语拼音

jué yù yì fāng

成语解释

绝域:极远的地方。极远的异域他乡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御试制科策一道》:“朝廷置灵武于度内,几百年矣,议者以为绝域异方,曾不敢近,而况于取之乎!”

别财异居

成语拼音

bié cái yì jū

成语解释

指各蓄家产,另立门户。

成语出处

《宋史·太祖纪二》:“癸亥,诏:荆蜀民祖父母、父母在者,子孙不得别财异居。”

首足异处

成语拼音

shǒu zú yì chǔ

成语解释

头和脚分开在不同的地方。指受杀戮而死亡。

成语出处

春秋·越·勾践《属诸大夫告》:“首足异处,四枝布裂,为天下戮。”

殊方异域

成语拼音

shū fāng yì yù

成语解释

殊方:远方。异域:异邦、外国,指远方或国外。

成语出处

唐·玄奘《大唐西域记·羯若鞠傗国》:“风教遐被,德泽远治,殊方异域,慕化称臣。”

珍肴异馔

成语拼音

zhēn yáo yì zhuàn

成语解释

肴:做熟的鱼肉荤菜;馔:饭食。珍贵而奇异的食物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1回:“当日穆弘叫庄客宰了一头黄牛,杀了十数个猪羊,鸡鹅鱼鸭,珍肴异馔,排下筵席,管待众头领。”

违世异俗

成语拼音

wéi shì yì sú

成语解释

违背世俗常情,与众不同。同“违时绝俗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宣和书谱·宣召纪》:“米芾性好洁,世号‘水淫’,违世异俗,每与物迕,人又名米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