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知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一叶知秋

成语拼音

yī yè zhī qiū

成语解释

从一片树叶的凋落,知道秋天的到来。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,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。

成语出处

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。”宋·唐庚《文录》引唐人诗:“山僧不解数甲子,一叶落知天下秋。”

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

成语拼音

lù yáo zhī mǎ lì,rì jiǔ jiàn rén xīn

成语解释

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,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。 >> 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争报恩》第一折:“则愿得姐姐长命富贵,若有些儿好歹,我少不得报答姐姐之恩,可不道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。”

知人知面不知心

成语拼音

zhī rén zhī miàn bù zhī xīn

成语解释

旧时俗语。指认识一个人容易,但要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却很困难。

成语出处

元 尚仲贤《单鞭夺槊》第二折:“哥也,知人知面不知心,你道无二心呵。”

叶落知秋

成语拼音

yè luò zhī qiū

成语解释

看到树叶落,便知秋天到来。比喻从细微的变化可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向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二十:“叶落知秋,举一明三。”《续灯传录》:“弦动别曲,叶落知秋。”

知冷知热

成语拼音

zhī lěng zhī rè

成语解释

关心痛养起居,照顾周到细致

成语出处

孙力《都市风流》第八章:“生活上,张义民是最知冷知热懂事儿的孩子。”

生而知之

成语拼音

shēng ér zhī zhī

成语解释

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。这是唯心主义者的观点。 >> 生而知之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子曰:‘我非生而知之者,好古敏以求之者也。’”

宅心知训

成语拼音

zhái xīn zhī xùn

成语解释

宅心:居心;训:规范,准则。心里知道规范、准则

成语出处

《尚书·康诰》:“汝丕远惟商者奇成人,宅心知训。”

食不知味

成语拼音

shí bù zhī wèi

成语解释

形容心里有事,吃东西也不香。同“食不甘味”。

成语出处

唐·白居易《初授给遗献书》:“臣所以授官已来,仅将十日;食不知味,寝不遑安;唯思粉身,以答殊宠,但未获粉身之所耳。”

蝉不知雪

成语拼音

chán bù zhī xuě

成语解释

知了夏天生,秋天死,看不到雪。比喻人见闻不广。

成语出处

汉·桓宽《盐伯论·相刺》:“以所不睹不信人,若蝉之不知雪坚。”

博古知今

成语拼音

bó gǔ zhī jīn

成语解释

博:广博。通晓古今的事情。形容知识渊博

成语出处

三国·魏·王肃《孙子家语·观周》:“吾闻老聃,博古知今,通礼乐之原,明道德之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