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治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明于治乱

成语拼音

míng yú zhì luàn

成语解释

明晓国家治乱的道理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博闻彊志,明于治乱,娴于辞令。”

大禹治水

成语拼音

dà yǔ zhì shuǐ

成语解释

禹:三皇五帝时中原的领袖。大禹治理水患为百姓谋福。 >> 大禹治水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6卷:“昔日大禹治水,从岷山导出岷江。”

约车治装

成语拼音

yuē chē zhì zhuāng

成语解释

约车:将马系在车前。准备车马,整理行装。泛指出发前的准备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于是约车治装,载券契而行。”

分而治之

成语拼音

fēn ér zhì zhī

成语解释

①分别治理。②利用手段使国家、民族或宗教等产生分裂,然后对其进行控制和统治。

成语出处

清·俞樾《群经平议·周官二》“巫马下士二人医四人”:“凡邦之有疾病者,疕疡者造焉,则使医分而治之,是亦不自医也。”

举要治繁

成语拼音

jǔ yào zhì fán

成语解释

举:提出;治:治理;繁:芜杂。指写文章时突出主要的,把芜杂的地方加以删除

成语出处

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总术》:“乘一总万,举要治繁。思无定契,理有恒存。”

齐家治国

成语拼音

qí jiā zhì guó

成语解释

整治家庭和治理国家。

成语出处

《礼记·大学》:“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,其家不可教,而能教人者,无之。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。”

头痛治头

成语拼音

tóu tòng zhì tóu

成语解释

指针对疼痛部位医治,不追究病因。比喻做事缺乏通盘计划,被动应付,不从根本上彻底的解决

成语出处

明·张居正《与张心斋计不许东虏款贡》:“语曰:‘头痛治头,足痛治足’。今虏祸方中于辽,辽以一镇当全虏之势,病在足之时矣。”

缮甲治兵

成语拼音

shàn jiǎ zhì bīng

成语解释

缮甲:修治铠甲。比喻作军事准备。亦作“缮甲厉兵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郑风·叔于田序》:“叔处于京,缮甲治兵,以出于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