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4:54

罔极之恩

成语拼音

wǎng jí zhī ēn

成语解释

罔:无,没有;极:尽头。旧时用以颂扬父母养育子女的无穷无尽的恩德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小雅·蓼莪》:“父兮生我,母兮鞠我。拊我畜我,长我育我,顾我复我,出入腹我。欲报之德,昊天罔极!”唐·陈子昂《唐故朝议大夫梓州长史杨府君碑》:“缅维罔极之恩,思崇永锡之道”

是非之地

成语拼音

shì fēi zhī dì

成语解释

有麻烦或争议的地方

成语出处

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平步青云》下册:“我想第一步只有让你师父跳出是非之地,哪一方面都不帮。”

袍泽之谊

成语拼音

páo zé zhī yì

成语解释

袍泽:长袍与内衣,泛指军队中的同事。指军队中同事的交情、友谊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秦风·无衣》:“岂曰无衣,与子同袍。王于兴师,修我戈矛,与子同仇。岂曰无衣,与子同泽。”

不毛之地

成语拼音

bù máo zhī dì

成语解释

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。形容荒凉、贫瘠。 >> 不毛之地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公羊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锡(赐)之不毛之地.”

百年之好

成语拼音

bǎi nián zhī hǎo

成语解释

永久的好合。指男女结为夫妇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九四回:“忙了几时,到了重阳吉期,小峰同红蕖成了百年之好:”

昭昭之明

成语拼音

zhāo zhāo zhī míng

成语解释

昭昭:光明,明亮。形容人的明察或明见

成语出处

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劝学》:“是故无冥冥之志者,无昭昭之明。”

梧鼠之技

成语拼音

wú shǔ zhī jì

成语解释

比喻技能多而不精,于事无益。同“梧鼠五技”。

成语出处

章炳麟《驳康有为论革命书》:“‘南海圣人’,多方善疗,而梧鼠之技,不过于五,亦有时而穷矣。”

无人之境

成语拼音

wú rén zhī jìng

成语解释

没有人居住的地方。 >> 无人之境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宋·杨万里《国势中》:“不茸一垒,不置一卒,使寇之去来,如入无人之境。”

弄璋之喜

成语拼音

nòng zhāng zhī xǐ

成语解释

弄璋:古人把璋给男孩玩,希望他将来有玉一样的品德。旧时常用以祝贺人家生男孩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·小雅·斯干》:“乃生男子,载寝之床,载衣之裳,载弄之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