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4:54

置水之情

成语拼音

zhì shuǐ zhī qíng

成语解释

表示人民对官吏公正清廉的期望。 >> 置水之情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庞参传》:“棠不与言,但以薤一大本,水一盂,置户屏前,自抱孙儿伏于户下。主簿白以为倨。参思其微意,良久曰:‘棠是欲晓太守也。水者,欲吾清也。’”

舆人之诵

成语拼音

yú rén zhī sòng

成语解释

舆人:众人;诵:陈述。指众人的议论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晋侯听舆人之诵。”

鼯鼠之技

成语拼音

wú shǔ zhī jì

成语解释

鼯:鼠名,形似松鼠,毛多褐色,尾巴很长,前后肢之间有薄膜,能从树上飞降下来,住在树沿中,昼伏夜出。比喻丑陋低下的才艺

成语出处

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四卷:“黔驴之技,技止此耳;鼯鼠之技,技亦穷乎。”

尾生之信

成语拼音

wěi shēng zhī xìn

成语解释

尾生: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,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。比喻只知道守约,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。 >> 尾生之信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庄子·盗跖》:“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,女子不来,水至不去,抱梁柱而死。”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:“信如尾生,与女子期于梁下,女子不来,水至不去,抱柱而死。”

投梭之拒

成语拼音

tóu suō zhī jù

成语解释

比喻女子抗拒男子的挑逗引诱。同“投梭折齿”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元稹《莺莺传》:“君子有援琴之挑,鄙人无投梭之拒。”

螳蜋之卫

成语拼音

táng láng zhī wèi

成语解释

比喻微弱的兵备。《文选·左思<魏都赋>》:“薄戍緜冪,無異蛛蝥之網;弱卒瑣甲,無異螳蜋之衛。” 李善 注:“《莊子》:‘ 蘧伯玉 謂 顔闔 曰:汝不知夫螳蜋乎?怒其臂以當車轍,不知其不勝任也。’”

首丘之情

成语拼音

shǒu qiū zhī qíng

成语解释

首丘: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。传说狐狸将死时,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。比喻不忘本。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。

成语出处

战国楚·屈原《九章·涉江》:“鸟飞反故乡兮,狐死必首丘。”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狐死正丘首,仁也。”

区区之心

成语拼音

qū qū zhī xīn

成语解释

区区;微小。微不足道的一点看法或观点

成语出处

汉·李陵《答苏武书》:“卒复勾践之仇,报鲁国之羞,区区之心,窃慕此耳。”

权宜之策

成语拼音

quán yí zhī cè

成语解释

指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。同“权宜之计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17卷:“前者老舅不知详细,故用权宜之策,今已明白,岂有是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