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4:54

风树之感

成语拼音

fēng shù zhī gǎn

成语解释

风树:比喻因父母亡故,不能奉养。指丧父母的悲伤

成语出处

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第九卷:“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也。”

兵车之会

成语拼音

bīng chē zhī huì

成语解释

春秋时齐桓公争霸,屡次与诸侯会盟,其中在鲁僖公年间的四次,齐国带有军队,你为“兵车之会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公羊传·僖公二十一年》:“请君以兵车之会往宋。”

庚癸之呼

成语拼音

gēng guǐ zhī hū

成语解释

庚、癸:军粮的隐语。原是军中乞粮的隐语。后指向人借钱。 >> 庚癸之呼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哀公十三年》记载:春秋时吴王夫差与晋、鲁等国会盟,吴大夫申叔仪向鲁大夫公孙有山氏乞粮。回答说:“梁则无矣,粗粮有之,若登首山以呼,曰:‘庚癸乎!’则诺。”

膏火之费

成语拼音

gāo huǒ zhī fèi

成语解释

膏:点灯的油;膏火:灯火。借指求学的费用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霁园主人《夜谭随录》:“欲登第须理旧业读书,欲读书须膏火之费,吾视君皆未易办也。”

柱石之士

成语拼音

zhù shí zhī shì

成语解释

柱石:支梁的柱和承柱的石。比喻能够担当国家重任的人

成语出处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蒋济传》:“当今柱石之士虽少,至于行称一州,智效一官,忠信竭命,各奉其职,可并驱策,不使圣明之朝有专吏之名也。”

竹林之游

成语拼音

zhú lín zhī yóu

成语解释

指晋朝名士嵇康与阮籍、向秀、刘伶、阮咸、山涛、王戎等人常于竹林之下宴集、赏游。比喻所谓无视名利的君子之交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嵇康传》:“所与神交者,惟陈留阮籍、河内山涛,豫其流者河内向秀、沛国刘伶,籍兄子咸、琅邪王戎,遂为竹林之游,世所谓‘竹林七贤’也。”

缀文之士

成语拼音

zhuì wén zhī shì

成语解释

缀文:连缀辞句成为文章。称著述者

成语出处
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刘向传》:“自孔子后,缀文之士众矣。”

针芥之合

成语拼音

zhēn jiè zhī hé

成语解释

磁石引针,琥珀拾芥。指相互投契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方文《赠孟六玕明序》诗:“近前一语忽大笑,针芥之合良非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