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4:54

屠龙之伎

成语拼音

tú lóng zhī jì

成语解释

比喻虽有很高造诣却不切实用的技能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刘禹锡《何十赋》:“屠龙之伎,非曰不伟。时无所用,莫若履豨。”

十日之饮

成语拼音

shí rì zhī yǐn

成语解释

比喻朋友连日尽情欢聚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范睢蔡泽列传》:“寡人闻君之高义,愿与君为布衣之友,君幸过寡人,寡人愿与君为十日之饮。”

生花之笔

成语拼音

shēng huā zhī bǐ

成语解释

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。

成语出处

五代·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·梦笔头生花》:“李太白少时,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,名闻天下。”

冥漠之都

成语拼音

míng mò zhī dōu

成语解释

①指天庭或地府。②比喻最高境界。亦称“冥漠之乡”。

成语出处

前蜀·杜光庭《马尚书南斗醮词》:“洗心依冥漠之都,潜希忏罪;稽首仰鸿蒙之境,冀涤前非。”

鸡黍之膳

成语拼音

jī shǔ zhī shàn

成语解释

黍:黄米;膳:饭食。指杀鸡做菜,用黄米做饭。比喻家常便饭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微子》:“止子路宿,杀鸡为黍而食之。”

不奈之何

成语拼音

bù nai zhī hé

成语解释

指无可奈何,无法可想。

成语出处

金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八:“相国老夫人听得悲泣,不奈之何,故谒微生,愿求脱命计。”

复车之鉴

成语拼音

fù chē zhī jiàn

成语解释

复:倾复;鉴:镜子。把翻车作为镜子。比喻先前的失败,可以作为以后的教训。 >> 复车之鉴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蜀志·后主传》隗器凭陇而亡,公孙述据蜀而灭,此皆前世覆车之鉴。 裴松之注引王隐《蜀记》

肤受之愬

成语拼音

fū shòu zhī xiāng

成语解释

指谗言。肤受,指浮泛不实,或指利害切身。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颜渊》:“浸润之谮,肤受之愬,不行焉,可谓远也已矣。”

正气之歌

成语拼音

zhèng qì zhī gē

成语解释

形容无私无畏、刚正不屈的精神

成语出处

宋·文天样《正气歌》诗:“天地有正气,杂然赋流形。下则为诃岳,上则为日星。于人曰浩然,沛乎塞苍冥。”

肘胁之患

成语拼音

zhǒu xié zhī huàn

成语解释

近在身边的祸患。同“肘腋之患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昭梿《啸亭杂录·王文端》:“明张差之事,殷鉴犹存,吾见上时必当极力言之,以除肘胁之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