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4:54

知己之遇

成语拼音

zhī jǐ zhī yù

成语解释

遇:待遇。像对知己一样的待遇。形容受到赏识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65回:“吾以羁旅亡命,受齐侯知己之遇,今日不能出力,反害偻堙,殆天意也!”

期颐之寿

成语拼音

qī yí zhī shòu

成语解释

期颐:百年。高寿的意思。

成语出处

《南齐书·禇炫传》:“使渊作中书郎而死,不当是一名士邪!名德不昌,遂令有期颐之寿。”

急人之困

成语拼音

jí rén zhī kùn

成语解释

热心主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。 >> 急人之困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:“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,以公子之高义,为能急人之困。”

过江之鲫

成语拼音

guò jiāng zhī jì

成语解释

比喻某种时兴的事物多得很。

成语出处

东晋王朝在江南建立后,北方士族纷纷来到江南,当时有人说 “过江名士多于鲫”。

非战之罪

成语拼音

fēi zhàn zhī zuì

成语解释

罪:罪过。不是战争本身的过失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然今卒困于此,此天之亡我,非战之罪也。”

当务之急

成语拼音

dāng wù zhī jí

成语解释

当务:指应当办理的事。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。 >> 当务之急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知者无不知也,当务之为急;仁者无不爱也,急亲贤之为务。”

一臂之力

成语拼音

yī bì zhī lì

成语解释

臂:胳膊。指一部分力量或不大的力量。表示从旁帮一点忙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李寿卿《伍员吹箫》第三折:“若得此人助我一臂之力,愁甚冤仇不报。”

韬晦之计

成语拼音

tāo huì zhī jì

成语解释

韬:把才华隐藏起来;晦: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踪迹。指隐藏才能,不使外露。

成语出处

《旧唐书·宣宗记》:“历太和会昌朝,愈事韬晦,群居游处,未尝有言。”

花甲之年

成语拼音

huā jiǎ zhī nián

成语解释

花甲:旧时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,六十年为一花甲,亦称一个甲子。花:形容干支名号错综参差。指六十岁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计有功《唐诗纪事》第六十六卷:“(赵牧)特大中、咸通中敩(效)李长吉为短歌,对酒曰:‘……手埒六十花甲子,循环落落如弄珠。’”

可乘之机

成语拼音

kě chéng zhī jī

成语解释

可以利用的时机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晁补之《鸡肋集》:“当是时,皆有可乘之隙,而中国不可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