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4:54

河山之德

成语拼音

hé shān zhī dé

成语解释

形容妇人德容之美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·墉风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。”陆德明释文:“《韩诗》云:德之美貌。”王先谦《诗三家义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渊然而深,皆以状德容之美。”

附骨之疽

成语拼音

fù gǔ zhī jū

成语解释

附:靠近;疽:毒疮。紧贴骨头的毒疮。比喻侵入内部而又难以除掉的敌对势力

成语出处

清·谭嗣同《上欧阳中鹄书》欧阳中鹄批跋:“阴弃者如瘵病,如附骨之疽。”

不急之务

成语拼音

bù jí zhī wù

成语解释

急:急迫,要紧;务:事情。无关紧要的或不急于做的事情。 >> 不急之务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和传》:“诚能绝无益之欲,以奉德义之涂,弃不急之务,以修功业之基,其于名行,岂不善哉。”

不臣之心

成语拼音

bù chén zhī xīn

成语解释

不臣:不守臣子的本分,封建社会中不忠君。意指不忠君的思想。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37卷:“只说是他自己做的,中怀不臣之心,妄言污蔑妃后,要坐他族灭之罪。”

分外之物

成语拼音

fèn wài zhī wù

成语解释

分:名分。名分以外的事物。指不属于自己的东西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11回:“吾差四个统制官,引一百军人下船搜看,但有分外之物,决不轻恕。”

鞍马之劳

成语拼音

ān mǎ zhī láo

成语解释

鞍马:鞍子和马,指长途跋涉或打仗。形容旅途或战斗的劳苦。

成语出处

元·关汉卿《窦娥冤》第四折:“不觉的一阵昏沉上来,皆因老夫年纪高大,鞍马劳困之故。”

一家之长

成语拼音

yī jiā zhī zhǎng

成语解释

家庭的当家人

成语出处

刘斯奋《白门柳·鸡鸣风雨》第六章:“一家之长冒起宗就断然决定:所有男丁立即剃掉头发。”

知遇之荣

成语拼音

zhī yù zhī róng

成语解释

知遇:得到赏识或重用。指受到赏识和重用的荣宠

成语出处

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71回:“臣子遭缝明圣之主,知遇之荣,不要说六尺之躯。”

一介之才

成语拼音

yī jiè zhī cái

成语解释

指微小的才能。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杜诗传》:“臣诗伏自惟忖,本以史吏一介之才,遭陛下创制大业,贤俊在外,空乏之间,超受大恩。”《文选·陆倕〈石阙铭序〉》:“兴建庠序,启设郊丘,一介之才必记,天文之典咸秩。”吕向注:“一介,谓小才也。”

一世之雄

成语拼音

yī shì zhī xióng

成语解释

雄:英雄豪杰。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。

成语出处

《宋书·武帝纪》:“刘讳足为一世之雄。”宋·苏轼《前赤壁赋》:“固一世之雄也,而今安在哉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