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4:54

程朱之学

成语拼音

chéng zhū zhī xué

成语解释

指 宋 代 程颢 、 程颐 、 朱熹 的理学。《元史·儒学传一·赵复》:“北方知有 程 朱 之學,自 復 始。”参见“ 程朱學派 ”。

君子之交接如水

成语拼音

jūn zǐ zhī jiāo jiē rú shuǐ

成语解释

君子:品行端正的人。君子的交往清淡如水,而不是互相拉拢、利用

成语出处

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表记》:“故君子之接如水,小人之接如醴;君子淡以成,小人甘以坏。”

金石之言

成语拼音

jīn shí zhī yán

成语解释

象黄金宝石那样珍贵的话语。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。

成语出处

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三折:“小姐金玉之言,小生一一铭之肺腑。”

回天之力

成语拼音

huí tiān zhī lì

成语解释

原比喻言论正确,极有力量,影响深远。现多比喻能挽回严重局势的力量。 >> 回天之力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新唐书·张玄素传》:“张公论事,有回天之力。”

缓兵之计

成语拼音

huǎn bīng zhī jì

成语解释

延缓对方进攻的计策。指拖延时间,然后再想办法。 >> 缓兵之计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十九回:“孔明用缓兵之计,渐退汉中,都督何故怀疑,不早追之?”

孔孟之道

成语拼音

kǒng mèng zhī dào

成语解释

孔:孔子;孟:孟子。指儒家学说。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六十回:“松闻曹丞相文不明孔孟之道,武不达孙吴之机,专务强霸而居大位,安能有所教诲,以开发明公耶?”

既来之,则安之

成语拼音

jì lái zhī,zé ān zhī

成语解释

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,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。后指既然来了,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季氏》:“夫如是,故远人不服,则修文德以来之。既来之,则安之。”

赫赫之功

成语拼音

hè hè zhì gōng

成语解释

赫赫:盛大显著貌。显赫的业绩。形容功劳极大。

成语出处

《大戴礼·劝学》:“无绵绵之事者,无赫赫之功。”

负薪之言

成语拼音

fù xīn zhī yán

成语解释

负薪:背柴,借指地位低微的人。指地位低微的人说的话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王者不却众庶,故能明其德。”司马贞索隐:“《文子》曰:‘圣人不让负薪之言,以广其名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