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自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习若自然

成语拼音

xí ruò zì rán

成语解释

若:像。习惯了就像很自然的事

成语出处

北朝·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序致》:“年十八九,少知砥砺,习若自然,卒难洗荡。”

享帚自珍

成语拼音

xiǎng zhǒu zì zhēn

成语解释

比喻物虽微劣,而自视为宝。

成语出处

语出《东观汉记·光武帝纪》:“家有敝帚,享之千金。”

习惯自然

成语拼音

xí guàn zì rán

成语解释

惯:同“贯”。习惯了就成为很自然的事

成语出处

清·吴趼人《糊涂世界》第二卷:“随机应变,迎合上意,久而久之,习惯自然,便自能迎刃而解了。”

听其自流

成语拼音

tīng qí zì liú

成语解释

指不加约束、引导,听任自由发展。

成语出处

《淮南子·修务训》:“听其自流,待其自生,则鲧禹之功不立,而后稷之智不用。”

矜己自饰

成语拼音

jīn jǐ zhì shì

成语解释

矜:夸耀;自饰:自己颂扬。夸耀称赞自己。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郑兴传》:“嚣矜己自饰,常以为西伯复作,乃与诸将议自立为王。”

顾盼自豪

成语拼音

gù pàn zì háo

成语解释

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。同“顾盼自雄”。

成语出处

蔡东藩、许廑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三六回:“袁总统得此奇袭,未免顾盼自豪。”

反身自问

成语拼音

fǎn shēn zì wèn

成语解释

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。同“反躬自问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戴名世《程孝子传》:“呜呼!人孰不有母,读孝子之事,反身自问,竟何如哉!”

自衒自媒

成语拼音

zì xuàn zì méi

成语解释

自我夸耀,自作介绍。 三国 魏 曹植 《求自试表》:“夫自衒自媒者,士女之醜行也。”《隋书·李谔传》:“自衒自媒,都無慚恥之色。”

威福自己

成语拼音

wēi fú zì jǐ

成语解释

威福:指赏罚。任赏任罚,自己一人说了算。比喻大权在握,独断专行。 >> 威福自己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杨坚以凡庸之才,藉后父之势,挟幼主而令天下,威福自己,赏罚无章,不臣之迹,暴于行路。 《周书·尉迟迥传》

挽弩自射

成语拼音

wǎn nǔ zì shè

成语解释

弩:强弓。拉弓自射。比喻自己做事害自己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崔洪传》:“我举鹆丞而还奏我,是挽弩自射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