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尺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3

佛高一尺,魔高一丈

成语拼音

fó gāo yī chǐ,mó gāo yī zhàng

成语解释

原为佛家告诫修行者,要警惕外界诱惑。佛,指佛法;魔,指魔法。后用以比喻一方势力(多指正义的)增长,与之对立的另一方势力(多指非正义的)则加倍增长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李贽《与梅衡湘书》:“‘佛高一尺,魔高一丈。’昔人此言,只要人知有佛即有魔,如形之有影,声之有响,必然不相离者。”

昂藏七尺

成语拼音

áng cáng qī chǐ

成语解释

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。

成语出处

明 汪廷讷《种玉记 奇术》:“天付昂藏七尺躯,寻章摘句懒攻儒。”

冰壶玉尺

成语拼音

bīng hú yù chǐ

成语解释

冰壶:即冰心玉壶;玉尺:玉制的尺。比喻人品高尚纯洁

成语出处

《元史·黄溍传》:“君子称其清风高节,如冰壶玉尺,纤尘弗污。”

相去咫尺

成语拼音

xiāng qù zhǐ chǐ

成语解释

咫:1咫=8寸;咫尺:距离很近。形容距离很短或相差很小

成语出处

宋·洪迈《夷坚丙志·饶氏妇》:“相去咫尺,而莫见其形貌。”

进寸退尺

成语拼音

jǐn cùn tuì chǐ

成语解释

进一寸,退一尺。比喻得到的少,失掉的多。

成语出处

《老子》第六十九章:“用兵有言,吾不敢为主而为客,不敢进寸而退尺,是谓行无行。”

得寸得尺

成语拼音

dé cùn dé chǐ

成语解释

指或多或少皆有所得。后也指能得多少就得多少。

成语出处

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“王不如远交而近攻,得寸则王之寸,得尺亦王之尺也。”

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

成语拼音

dào gāo yī chǐ,mó gāo yī zhàng

成语解释

原意是宗教家告诫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诱惑。后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往往面临新的更大的困难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五十回:“道高一尺魔高丈,性乱情昏错认家。可恨法身无坐位,当时行动念头差。”

诎寸信尺

成语拼音

qū cùn xìn chǐ

成语解释

诎:通“屈”,屈服、折服。信:通“伸”。屈折一寸,伸长一尺。比喻舍弃小的毛病,伸张大的事理。亦作“诎寸伸尺”。

魔高一尺,道高一丈

成语拼音

mó gāo yī chǐ,dào gāo yī zhàng

成语解释

魔:恶鬼;道:道行,道法。比喻正义始终压倒邪恶。

成语出处

杨成武《层层火阵烧野牛》:“魔高一尺,道高一丈。在粉碎日寇‘驻屯清剿’的斗争中,冀中人民的天才创造——地道战,大显神威。”

火冒三尺

成语拼音

huǒ mào sān chǐ

成语解释

形容愤怒到极点。同“火冒三丈”。

成语出处

姚雪垠《李自成 》第一卷第十五章:“当自成在路上才得到报告时,他不禁火冒三尺,恨恨地骂了一声:‘该死!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