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处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五方杂处

成语拼音

wǔ fāng zá chǔ

成语解释

五方:东南西北中,泛指各处;处:住。形容大城市的居民,从什么地方来的人都有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地理志下》:“是故五方杂厝,风俗不纯。”

文行出处

成语拼音

wén xíng chū chǔ

成语解释

文:学问;行:品行;出:作官;处:隐居。旧指文人的学问、品行和对待出仕隐退的态度。

成语出处

wén xíng chū chǔ

搔着痒处

成语拼音

sāo zhe yǎng chù

成语解释

比喻正合心意,痛快之至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杜牧《读韩杜集》诗:“杜诗韩集愁来读,似倩麻姑痒处抓。”

易地而处

成语拼音

yì dì ér chǔ

成语解释

换一换所处的地位。比喻为对方想一想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刘知几《通史·杂说上》:“若使(司)马迁易地而处 ,撰成《汉书》,将恐多言费辞,有逾班氏。”

不足之处

成语拼音

bù zú zhī chù

成语解释

不完善的地方

成语出处

邓小平《目前的形势和任务》:“总的来说是好的,但是也有不足之处。”

恰到好处

成语拼音

qià dào hǎo chù

成语解释

指说话做事恰好到了最合适的地步。

成语出处

清 王士禛《带经常诗话》:“元倡如初写黄庭,恰到好处;诸名士和作皆不触及。”

独到之处

成语拼音

dú dào zhī chù

成语解释

指与众不同的特殊的地方或见解。含褒意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况周颐《蕙风词话》第二卷:“往往独到之处,能以中锋达意,以中声赴节。”

和平共处

成语拼音

hé píng gòng chǔ

成语解释

彼此不发生军事冲突而共存

成语出处

茅盾《新疆风土杂忆》:“故牵强附会,合佛道为一,又拉上孔子作陪,以便和平共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