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大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4

有容乃大

成语拼音

yǒu róng nǎi dà

成语解释

本意是比喻像大海一样的宽广胸襟。这是以大海能容纳无数江河细流的无限容量来形容人的超常气度。

成语出处

有容乃大,源自《尚书》。《尚书·君陈》:尔无忿疾于顽。无求备于一夫。必有忍,其乃有济。有容,德乃大。

小学而大遗

成语拼音

xiǎo xué ér dà yí

成语解释

小:指不知句读;大:指不解疑难问题;而:转折连词,可是;遗:弃。小的方面则要学习,大的方面却放弃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师说》:“小学而大遗,吾未见其明也。”

妄自尊大

成语拼音

wàng zì zūn dà

成语解释

过高地看待自己。形容狂妄自大,不把别人放眼里。 >> 妄自尊大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子阳井底蛙耳,而妄自尊大,不如专意东方。”

狂妄自大

成语拼音

kuáng wàng zì dà

成语解释

狂妄:极端的自高自大。指极其放肆,自高自大,自中无人。

成语出处

《旧唐书·皇甫榑传》:“执谊,叔文乘时多僻,而欲斡运六合,斟酌万几;……而狂妄之甚也。”

目光远大

成语拼音

mù guāng yuǎn dà

成语解释

指一个人的见解及处世观高远而伟大

成语出处

柳建伟《英雄时代》第四章:“我为自己有这么一个目光远大的姐而骄傲。”

神通广大

成语拼音

shén tōng guǎng dà

成语解释

神通:原是佛家语,指神奇的法术。法术广大无边。形容本领高超,无所不能。

成语出处

《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·入王母地之处第十一》:“师日:‘你神通广大,去必无妨。’”

积小成大

成语拼音

jī xiǎo chéng dà

成语解释

积累少量的东西,能成为巨大的数量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聚少成多,积小致巨。”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卷九十:“为小恶者,如积小以成大;从微至著,为一恶以至于万恶,一一而皆有祸应。”

夜郎自大

成语拼音

yè láng zì dà

成语解释

夜郎:汉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国。比喻人无知而又狂妄自大。 >> 夜郎自大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西南夷列传》:“滇王与汉使者言曰:‘汉孰与我大?’及夜郎侯亦然。以道不通,故各以为一州主,不知汉广大。”

丰亨豫大

成语拼音

fēng hēng yù dà

成语解释

形容富足兴盛的太平安乐景象。

成语出处

《周易·丰》:“丰亨,王假之。”《周易·豫》:“豫大有得,志大行也。”《朱子语类》:“宣政间有以夸侈为言者,小人却云当丰亨豫大之时,须是恁地侈泰方得,所以一面放肆,如何得不乱。”

人小鬼大

成语拼音

rén xiǎo guǐ dà

成语解释

指年纪小而头脑却很精明,为人调皮,鬼主意多

成语出处

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61回:“人小鬼大,你竟敢弄这样的戏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