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地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别有天地非人间

成语拼音

bié yǒu tiān dì fēi rén jiān

成语解释

天地:境界。比喻另有一番境界。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。 >> 别有天地非人间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桃花流水窅然去,别有天地非人间。 唐·李白《山中问答》诗

昏天黑地

成语拼音

hūn tiān hēi dì

成语解释

形容天色昏暗。也比喻社会黑暗混乱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八回:“真乃是慌不择路,赶了几日旱路,又搭船走,昏天黑地,一直走到浙江乌镇地方。”

漫天遍地

成语拼音

màn shān biàn dì

成语解释

满山遍野,形容众多而密集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88回:“我上高阜处观望辽兵,其势浩大,漫天遍地而来。”

置之死地而后生

成语拼音

zhì zhī sǐ dì ér hòu shēng

成语解释

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、只有战死的境地,兵士就会奋勇前进,杀敌取胜。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,就能下决心,取得成功。 >> 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孙子·九地》:“投之亡地而后存,陷之死地然后生。”

颜面扫地

成语拼音

yán miàn sǎo dì

成语解释

比喻面子丧失干净。

成语出处

毛泽东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:“戴过一次高帽子的,从此颜面扫地,做不起人。”

九天九地

成语拼音

jiǔ tiān jiǔ dì

成语解释

原指天上的最高层和地的最深处。后比喻两者相差极远。

成语出处

《孙子·形篇》:“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,善攻者动乎九天之上。”

撼天震地

成语拼音

hàn tiān zhèn dì

成语解释

撼:摇动;震:震动。震动了天地。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。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魏志·文帝纪》裴松之注:“惟黄初七年五月七日,大行皇帝崩,呜呼哀哉!于时天震地骇。”《水经注·河水》:“涛涌波襄,雷奔电泄,震天动地。”

断木掘地

成语拼音

duàn mù jué dì

成语解释

上古时代,断木为杵,掘地为臼。虽粗拙,亦适用。

成语出处

语出《易·系辞下》。宋·黄庭坚《题王黄州墨迹后》诗:“掘地与断木,智不如机春。”

震天动地

成语拼音

zhèn tiān dòng dì

成语解释

震:震动;撼:摇动。震动了天地。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。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魏志·文帝纪》:裴松之注:“惟黄初七年五月七日,大行皇帝崩,呜呼哀哉!于时天震地骇。”《水经注·河水》:“涛涌波襄,雷奔电泄,震天动地。”

肤寸之地

成语拼音

fū cùn zhī dì

成语解释

肤寸:古代长度单位,1肤=4寸。指面积狭小的土地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秦策》:“肤寸之地无得者,岂齐不欲地哉?形弗能有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