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夺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生杀予夺

成语拼音

shēng shā yù duó

成语解释

生:让人活;杀:处死;予:给予;夺:剥夺。形容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、赏罚大权。

成语出处

《韩非子·三守》:“使杀生之机,予夺之要在大臣,如是者侵。”《荀子·王制》:“故丧祭、朝聘、师旅一也。贵贱、杀生、与夺一也。”

诈取豪夺

成语拼音

zhà qǔ háo duó

成语解释

用欺骗的手段或武力夺取

成语出处

茅盾《路》:“暑假以后他自己的吃饭问题还不知道着落在何处,胁肩谄笑是不屑,诈取豪夺又不能。”

心志难夺

成语拼音

xīn zhì nán duó

成语解释

心志:抱负;夺:强取。形容意志坚定,难以改变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子罕》:“三军可夺帅,匹夫不可夺志也。”

生死予夺

成语拼音

shēng sǐ yǔ duó

成语解释

生:让人活;死:处死;予:给予;夺:剥夺。形容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、赏罚大权。

成语出处

《韩非子·三守》:“使杀生之机,予夺之要在大臣,如是者侵。”《荀子·王制》:“故丧祭、朝聘、师旅一也。贵贱、杀生、与夺一也。”

大节不夺

成语拼音

dà jié bù duó

成语解释

大节:临难不苟的节操;夺:丧失。指面临生死关头,仍不改变其原来志向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泰伯》:“临大节而不可夺也。”

石赤不夺

成语拼音

shí chì bù duó

成语解释

石质坚硬,丹砂色鲜红,均不可改变。比喻意志坚定不移。

成语出处

汉·杨雄《太玄·度》:“石赤不夺,节士之必。测曰:石赤不夺,可与有要也。”

神摇目夺

成语拼音

shén yáo mù duó

成语解释

形容心神荡漾,目光被吸引。

成语出处

冰心《往事》:“我神摇目夺的凝望着:近如方院,远如天文台,以及周围的高高下下的树,都逼射得看出了红、蓝、黄的颜色。”

神摇意夺

成语拼音

shén yáo yì duó

成语解释

神:精神;意:心意;摇、夺:形容不能自持。神情为某件事物所吸引,不能自持。

成语出处

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画壁》:“朱注目久,不觉神摇意夺,恍然凝思,身忽飘飘,如驾云雾。”

杀生与夺

成语拼音

shā shēng yǔ duó

成语解释

杀:叫人死;生:叫人活;与:给予;夺:剥夺。形容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、赏罚大权

成语出处

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王制》:“贵贱杀生与夺,一也。”

五抢六夺

成语拼音

wǔ qiǎng liù duó

成语解释

指竞相抢夺。

成语出处

郭沫若《水平线下·到宜兴去》:“船一靠岸,他们便蜂拥上来,遇着街上有卖食的便五抢六夺地捞到口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