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耳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3

闭目塞耳

成语拼音

bì mù sè ěr

成语解释

堵塞视听。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或不了解。

成语出处

《隋书·东夷传·高丽》:“王乃坐之空馆,严加防守,使其闭目塞耳,永无闻见。”

禾头生耳

成语拼音

hé tóu shēng ěr

成语解释

耳:耳状物。禾头长出牙蘖,庄稼就报废。灾年的象征

成语出处

唐·张鷟《朝野佥载》:“春雨甲子,赤地千里;夏雨甲子,乘舟入市;秋雨甲子,禾头生耳。”

濯缨洗耳

成语拼音

zhuó yīng xǐ ěr

成语解释

濯缨:洗涤冠缨;洗耳:不愿与闻世事。比喻避世守志,操行高洁

成语出处

《魏书·刘献之传》:“吾常谓濯缨洗耳,有异人之迹,哺糟歠醨,有同物之志。”

蹑足附耳

成语拼音

niè zú fù ěr

成语解释

踩人足以示意,附耳说悄悄话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淮阴侯传》:“汉王大怒,骂曰:吾困于此,旦暮望若来佐我,乃欲自立为王!张良、陈平蹑汉王足,因附耳语曰:汉方不利,宁能禁信之王乎?不如因而立,善遇之,使自为守。不然,变生。”

伏首帖耳

成语拼音

fú shǒu tiē ěr

成语解释

伏:俯伏;帖:帖伏,顺从。低着头,耷拉着耳朵。形容卑躬屈膝非常驯服的样子

成语出处

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马介甫》:“万石不言,惟伏首贴耳而泣。”何垠注:“伏首帖耳,狗畏人貌。”

轰雷贯耳

成语拼音

hōng léi guàn ěr

成语解释

打雷的声音贯满耳边。形容人的声名很大。

成语出处

元·郑光祖《王粲登楼》第一折:“久闻贤士大名,如轰雷贯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