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而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6

言有尽而意无穷

成语拼音

yán yǒu jìn ér yì wú qióng

成语解释

指诗文含义深刻,令人品味不尽。

成语出处

宋·严羽《沧浪诗话·诗辨》:“盛唐诸人惟在兴趣,羚羊挂角,无迹可求。故其妙处,透彻玲珑,不可凑泊,如空中之音,相中之色,水中之月,镜中之象,言有尽而意无穷。”

树欲息而风不停

成语拼音

shù yù xī ér fēng bù tíng

成语解释

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。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。同“树欲静而风不止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陈亮《祭凌存仲母夫人立》:“树欲息而风不停,子欲养而亲不待。”

过屠门而大嚼

成语拼音

guò tú mén ér dà jiáo

成语解释

屠门:肉店。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,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。

成语出处

汉·桓谭《新论》:“人闻长安乐,则出门而向西笑;知肉味美,则对屠门而大嚼。”三国魏·曹植《与吴质书》:“过屠门而大嚼,虽不得肉,贵且快意。”

不得已而求其次

成语拼音

bù dé yǐ ér qiú qí cì

成语解释

次:差一点。没有别的办法,只好用差一些的或次品来凑合

成语出处

曹靖华《叹往昔,独木桥头徘徊无终期!》:“凡事往往不得已而求其次。‘鸿沟’上没有‘桥梁’,只好‘绕道东京’了。”

人人得而诛之

成语拼音

rén rén dé ér zhū zhī

成语解释

得:可以,能够;诛:杀死。所有的人都可以杀死他。极言某人罪大恶极。

成语出处

《庄子·庚桑楚》:“为不善乎显明之中者,人得而诛之。”

知二五而不知十

成语拼音

zhī èr wǔ ér bù zhī shí

成语解释

形容只知道某一方面,而不知道综合全面地看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且王之所求者,斗晋、楚也;晋、楚不斗,越兵不起,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。”

赴东海而死

成语拼音

fù dōng hǎi ér sǐ

成语解释

赴:往,去。跳进东海淹死。形容决心很大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赵策》:“彼则肆然而为帝,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,吾不忍为之民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