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公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10

以私废公

成语拼音

yǐ sī fèi gōng

成语解释

由于私情而废弃公务。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十六回:“晃回顾众将,厉声大叫曰:‘若取得云长首级者,重赏千金!’公惊曰:‘公明何出此言?’晃曰:‘今日乃国家之事,某不敢以私废公。’言讫,挥大斧直取关公。”

枵腹从公

成语拼音

xiāo fù cóng gōng

成语解释

枵腹:空腹,肚饥。指饿着肚子办公家的事。形容一心为公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宝嘉《洗在狱》楔子:“到了这个分上,要想他们毁家纾难,枵腹从公,恐怕走遍天涯,如此好人,也找不出一个。”

梦见周公

成语拼音

mèng jiàn zhōu gōng

成语解释

周公:西周初著名政治家,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。原为孔子哀叹自己体衰年老的辞句。后多作为瞌睡的代称。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述而》:“甚矣吾衰也,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。”

舍己为公

成语拼音

shě jǐ wèi gōng

成语解释

为公共的利益而舍弃个人的利益。

成语出处

方志敏《清贫》:“而矜持不苟,舍己为公,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。”

城北徐公

成语拼音

chéng běi xǘ gōng

成语解释

原指战国时期齐国姓徐的美男子。后作美男子的代称。 >> 城北徐公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“城北徐公,齐国之美丽者也。”

夏五郭公

成语拼音

xià wǔ guō gōng

成语解释

《春秋》一书中,“夏五”后缺“月”字,“郭公”下未记事。比喻文字脱漏。

成语出处

《春秋·桓公十四年》:“十有四年春正月,公会郑伯于曹。无冰。夏五。”《春秋·庄公二十四年》:“冬,戎侵曹。曹羁出奔陈。赤归于曹。郭公。”

洁己奉公

成语拼音

jié jǐ fèng gōng

成语解释

保持自身廉洁,一心奉行公事。

成语出处

《宋书·林邑传》:“法命肃齐,文武毕力,洁己奉公,以身率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