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公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10

以私害公

成语拼音

yǐ sī hài gōng

成语解释

指因私情而损害公道或公德。 >> 以私害公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韩诗外传》卷一:“楚白公之难,有庄之善者,辞其母,将死君……比至朝,三废车中。其仆曰:‘子惧,何不反也?’曰:‘惧,吾私也;死君,吾公也。吾闻君子不以私害公。’遂往死之。”

点滴归公

成语拼音

diǎn dī guī gōng

成语解释

点滴:比喻细微的东西。指公家的东西都要交给公家

成语出处

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八章:“那要算是数目最大而且最容易舞弊的一件,却是点滴归公。”

折臂三公

成语拼音

zhé bì sān gōng

成语解释

晋代的羊枯,曾坠马折断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贵官堕马

成语出处

唐·刘禹锡《秘书崔少监坠马长句因而和之诗》:“上车著作应来问,折臂三公定送方。”

一秉至公

成语拼音

yī bǐng zhì gōng

成语解释

秉:掌握、主持;至:极、最。办事一切都出于公心。形容大公无私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六十回:“然而平中丞却不以此为轻重,委差委缺,仍旧是一秉至公。”

灭私奉公

成语拼音

miè sī fèng gōng

成语解释

灭:消灭。消灭私念,一心为公

成语出处

唐·元稹《崔倰授尚书户部侍郎制》:“辟名用物者逃无所入,灭私奉公者得以自明。”

衮衮诸公

成语拼音

gǔn gǔn zhū gōng

成语解释

衮衮:相继不绝。旧指身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僚们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杜甫《醉时歌》:“诸公衮衮登台省, 广文先生官独冷。”

洁己从公

成语拼音

jié jǐ cóng gōng

成语解释

保持自身廉洁,一心奉行公事。同“洁己奉公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辛亥革命·武昌起义·湖北军政府都督命令》:“是时湖北不仅财政充裕,同志皆洁己从公,而军械子弹被服,亦甚充足。”

专心向公

成语拼音

zhuān xīn xiàng gōng

成语解释

一心为公,不怀私心

成语出处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杜畿传》:“不结交援,专心向公。”

三旨相公

成语拼音

sān zhǐ xiàng gōng

成语解释

用来讽刺庸禄低能的大官。

成语出处

《宋史·王圭传》:“以其上殿进呈,曰取圣旨;上可否讫,云领圣旨;退谕禀事者,曰已得圣旨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