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河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3

口若悬河

成语拼音

kǒu ruò xuán hé

成语解释

讲起话来滔滔不绝,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。形容能说会辨,说起来没个完。 >> 口若悬河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,注而不竭。”唐·韩愈《石鼓歌》:“安能以此上论列,愿借辩口如悬河。”

滴水成河

成语拼音

dī shuǐ chéng hé

成语解释

比喻积少成多。

成语出处

周立波《山乡世变》上一:“几年过去,聚少成多,滴水成河,手里以有几块花边了。”

辨如悬河

成语拼音

biàn rú xuán hé

成语解释

辨,通“辩”。犹言口若悬河。

成语出处

金·王若虚《后序》:“故士有读书万卷,辨如悬河,而不免为陋儒……唯其不合于大公至正之道故也。”

气盖山河

成语拼音

qì gài shān hé

成语解释

气:气势。气势宏大,可以压倒山河

成语出处

《中国现在记》第六回:“怎当得一个是气冲牛斗,一个是气盖山河。”

楚界汉河

成语拼音

chǔ jiè hàn hé

成语解释

楚、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。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。

成语出处

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6回:“霎时间烟焰冲霄……仿佛枪林弹雨,依稀楚界汉河。”

鼷鼠饮河

成语拼音

xī shǔ yǐn hé

成语解释

比喻欲望有限。

成语出处

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鹪鹩巢于深林,不过一枝。偃鼠饮河,不过满腹。”

一虎不河

成语拼音

yī hǔ bù hé

成语解释

原指空手搏虎,徒步渡河,比喻有勇无谋,冒险行事。后在元剧中比喻不顾一切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·小雅·小旻》:“不敢暴虎,不敢冯河。”《论语·述而》:“暴虎冯河,死而无悔者,吾不与也。必也临事而惧,好谋而成者也。”

顺口开河

成语拼音

shùn kǒu kāi hé

成语解释

犹言信口开河。不假深思,不负责任地随口乱说。

成语出处

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十回:“我原来是私访,为何顺口开河?”

香象渡河

成语拼音

xiāng xiàng dù hé

成语解释

佛教用语。比喻悟道精深。也形容评论文字精辟透彻。

成语出处

《优婆塞戒经》卷一:“如恒河水,三兽俱渡,兔、马、香象。兔不至底,浮水而过;马或至底,或不至底;象则尽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