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和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3

政通人和

成语拼音

zhèng tōng rén hé

成语解释

政事通达,人心和顺。形容国家稳定,人民安乐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越明年,政通人和,百废俱兴。”

一唱一和

成语拼音

yī chàng yī hè

成语解释

一个先唱,一个随声应和。原形容两人感情相通。现也比喻二人互相配合,互相呼应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郑风·萚兮》:“叔兮伯兮,倡予和女。”

心平气和

成语拼音

xīn píng qì hé

成语解释

心情平静,态度温和。指不急躁,不生气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菜羹赋》:“先生心平而气和,故虽老而体胖。”

政清人和

成语拼音

zhèng qīng rén hé

成语解释

政治清明,人心归向,上下团结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诸葛恢传》:“会稽内史诸葛恢莅官三年,政清人和,为诸郡首。”

一唱众和

成语拼音

yī chàng zhòng hé

成语解释

形容附和的人极多

成语出处

朱自清《经典常谈·诗经》:“碰到节日,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,唱歌的机会更多。或一唱众和,或彼此竞胜。”

鼓腹含和

成语拼音

gǔ fù hán hé

成语解释

吃饱肚子,和乐相处。形容太平欢乐。

成语出处

严复《主客平议》:“煕皞之民,耕三馀一,鼓腹含和,无过庶过富之通患。”

屈膝求和

成语拼音

qū xī qiú hé

成语解释

屈:弯曲;屈膝:下跪。下跪降服,请求和解

成语出处

蔡东藩《宋史演义》第76回:“屈膝求和母后返驾,刺奸被执义士丧生。”

一唱百和

成语拼音

yī chàng bǎi hé

成语解释

形容附和的人极多。

成语出处

曾朴《孽海花》第35回:“那也是承了乾、嘉极盛之后,不得不另辟蹊径,一唱百和,自然地成了一时风气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