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祸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9

被灾蒙祸

成语拼音

bèi zāi méng huò

成语解释

被:遭,受;蒙:受。比喻遭受到灾难和祸害

成语出处

东汉·王充《论衡·命义篇》:“人命有长短,时有盛衰,衰则疾病,被灾蒙祸之验也。”

胡越之祸

成语拼音

hú yuè zhī huò

成语解释

古代中原的胡国和越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事,因此用“胡越之祸”来比喻战祸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是胡越起于毂下,而羌夷接轸也,岂不殆哉。”

惹灾招祸

成语拼音

rě zāi zhāo huò

成语解释

给自己引来麻烦。同“惹祸招灾”。

成语出处

元·尚仲贤《气英布》第一折:“非是咱起风波,都自己惹灾招祸。”

全身远祸

成语拼音

quán shēn yuǎn huò

成语解释

全:保全。保全自身,远离祸害

成语出处

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9回:“把你尊翁的骸骨,遣人送到故乡,你母女自去全身远祸。”

纤介之祸

成语拼音

xiān jiè zhī huò

成语解释

形容很轻的灾害。

成语出处

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孟尝君为相数十年,无纤介之祸者,冯谖之计也。”

直言贾祸

成语拼音

zhí yán gǔ huò

成语解释

直:坦率、直爽;贾:买,引伸为招致。指说话坦率的人会惹祸。 >> 直言贾祸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成公十五年》:“子好直言,必及于难。”

自取其祸

成语拼音

zì qǔ qí huò

成语解释

取:取得;祸:祸事。自己招来祸事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无名氏《新编五代史平话·唐史》卷下:“故门高之弑,乐器之焚,亦是自取其祸也。”

资怨助祸

成语拼音

zī yuàn zhù huò

成语解释

资:资助。助长怨恨,促使祸患到来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:“夫行危欲求安,造祸而求福,计浅而怨深,连结一人之后交,不顾国家之大害,此所谓‘资怨而助祸’矣。”

遭倾遇祸

成语拼音

zāo qīng yù huò

成语解释

遭逢危亡之世而遇祸害。

成语出处

《楚辞·刘向〈九叹·远逝〉》:“遭倾遇祸,不可救兮,长吟永欷,涕究究兮。”王逸注:“言己遭倾危之世而遇患祸,不可复救,故长叹歔欷而涕滂流,不可止也。”

妻贤夫祸少

成语拼音

qī xián fū huò shǎo

成语解释

祸:灾难。妻子贤惠丈夫在外灾祸就少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39卷:“所以古人说得好,道是:妻贤夫祸少,子孝父宽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