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甲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2

晋阳之甲

成语拼音

jìn yáng zhī jiǎ

成语解释

指地方官吏因不满朝廷而举兵为兴“晋阳之甲”。 >> 晋阳之甲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公羊传·定公十三年》载:晋赵鞅兴晋阳之甲,以清君侧为名,逐荀寅、士吉射。

曳兵弃甲

成语拼音

yè bīng qì jiǎ

成语解释

拖着兵器,丢掉铠甲。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。

成语出处

陈毅《过汾河平原》诗:“丘貉古今同一概,曳兵弃甲暗投降。”

败鳞残甲

成语拼音

bài lín cán jiǎ

成语解释

败:毁坏。残败零碎的鳞甲,比喻满空飞舞的雪花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张元《咏雪》:“战退玉龙三百万,败鳞残甲满空飞。”

披袍擐甲

成语拼音

pī páo huàn jiǎ

成语解释

披:穿着;擐:套穿。穿着战袍,套起铠甲。形容做起战斗准备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鞭打单雄信》第三折:“俺元帅遇难逢危,迭不的披袍擐甲。”

片鳞只甲

成语拼音

piàn lín zhī jiǎ

成语解释

犹片鳞半爪。比喻事物的极小部分。

成语出处

梁启超《饮冰室诗话》:“昔惟闻海上诸君子传,传诵其诗,有‘入市无屠狗,骄人让沐猴’之句,深以片鳞只甲为憾。”

片鳞碎甲

成语拼音

piàn lín suì jiǎ

成语解释

犹片鳞半爪。比喻事物的极小部分。

成语出处

梁启超《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》:“虽然,其前此各著述,片鳞碎甲,发明此主义者,固已不少。”

文搜丁甲

成语拼音

wén sōu dīng jiǎ

成语解释

文章精妙感动神灵。丁甲,神名,即六丁六甲神。

成语出处

明·陈汝元《金莲记·偕计》:“诗泣鬼神,宝气腾吴练;文搜丁甲,精芒全烁秦金。”

只鳞片甲

成语拼音

zhī lín piàn jiǎ

成语解释

指龙在云中,东露一鳞,西露半爪,看不到它的全貌。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

成语出处

鲁迅《译本序》:“这里的三篇信札体的论文,便是他的这类著作的只鳞片甲。”

一鳞半甲

成语拼音

yī lín bàn jiǎ

成语解释

原指龙在云中,东露一鳞,西露半爪,看不到它的全貌。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高仲武《中兴闲气集·苏涣》:“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,上广州李帅,其文意长于讽刺,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