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将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2

败兵折将

成语拼音

bài bīng zhé jiàng

成语解释

折:损失。军士和将领都遭到损失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26回:“袁本初败兵折将。”

谋臣猛将

成语拼音

móu chén měng jiāng

成语解释

善于谋划的文臣和勇猛善战的将帅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石崇传》:“先帝决独断之聪,奋神武之略,荡灭逋寇,易于摧枯。然谋臣猛将,犹有致思竭力之效。”

精兵勇将

成语拼音

jīng bīng yǒng jiàng

成语解释

精良的士兵,勇猛的将领。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54回:“现受汝宁郡都统制,手下多有精兵勇将。”

哼哈二将

成语拼音

hēng hā èr jiàng

成语解释

佛教守护庙门的两个金刚力士。比喻有权势者手下的干将

成语出处

曾朴《孽海花》第32回:“曹梦兰三字,比四金刚还要响亮,和琴楼梦的女主人花翠琴齐名,当时号称‘哼哈二将’。”

干城之将

成语拼音

gān chéng zhī jiàng

成语解释

干城:盾牌和城墙,比喻捍卫者。指保卫国家的大将。 >> 干城之将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周南·兔罝》:“纠纠武夫,公侯干城。”《孔丛子·居卫》:“今君处战国之世,选爪牙之士,而以二卵焉弃干城之将,此不可使闻于邻国者也。”

败军之将

成语拼音

bài jūn zhī jiàng

成语解释

打了败仗的将领。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。 >> 败军之将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吴越春秋·勾践入臣外传》:“臣闻……败军之将,不敢语勇。”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臣闻败军之将,不可以言勇;亡国之大夫,不可以图存。”

忠臣良将

成语拼音

zhōng chén liáng jiàng

成语解释

忠实的大臣和优秀的将帅。 >> 忠臣良将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袭人道:‘忠臣良将,出于不得已他才死。’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6回

搴旗虏将

成语拼音

qiān qí lǔ jiàng

成语解释

搴:拔取;虏:俘获。拔取敌旗,斩杀敌将。形容勇猛善战

成语出处

宋·崔伯易《感山赋》:“乘间薄人,肝脑涂地,以搴旗虏将而为乐。”

残兵败将

成语拼音

cán bīng bài jiàng

成语解释

战败了的部队。

成语出处

明·邵璨《香囊记·败兀》:“我如今连被岳家军杀败,收聚些残兵败将,济不得事,目下就要拔营回去如何?”

拘神遣将

成语拼音

jū shén qiǎn jiàng

成语解释

拘:拘使。指力量无穷。神通广大,能指挥天兵天将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4回:“芳官竟是个狐狸精变的,就是会拘神遣将的符咒也没有这么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