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济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和衷共济

成语拼音

hé zhōng gòng jì

成语解释

衷:内心;济:渡。大家一条心,共同渡过江河。比喻同心协力,克服困难。

成语出处

《尚书·皋陶谟》:“同寅协恭和衷哉。”《国语·鲁语下》“夫苦匏不材于人,共济而已。”

同舟共济

成语拼音

tóng zhōu gòng jì

成语解释

舟:船;济:渡,过洒。坐一条船,共同渡河。比喻团结互助,同心协力,战胜困难。也比喻利害相同。 >> 同舟共济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孙子·九地》:“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,当其同舟而济,遇风,其相救也如左右手。”

时运不济

成语拼音

shí yùn bù jì

成语解释

时机和命运不佳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九:“先对莫翁道:‘寄儿蒙公公相托,一向看牛不差。近来时运不济,前日失了两牛,今蹇驴又生病,寄儿看管不来。’”

公私两济

成语拼音

gōng sī liǎng jì

成语解释

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阮种传》:“若人有所患苦者,有宜损益,使公私两济者,委曲陈之。”

同心共济

成语拼音

tóng xīn gòng jì

成语解释

指齐心协力,克服困难。亦作“同心协济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欧阳修《朋党论》:“以之修身,则同道而相益;以之事国,则同心共济。”

材优干济

成语拼音

cái yōu gàn jǐ

成语解释

指才能优异,有干练的办事能力。

成语出处

《清史稿·高宗纪五》:“刘宗周、黄道周立朝守正,熊廷弼材优干济。”

缓急相济

成语拼音

huǎn jí xiāng jì

成语解释

缓:和缓,舒缓;急:危急,急迫。不论在平时还是在紧急之时都给予帮助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65回:“朋友本来有通财之义,何况我们世交,这缓急相济,理是平常的事了。”

同心协济

成语拼音

tóng xīn xié jì

成语解释

指齐心协力,克服困难。同“同心共济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陈忱《续资治通鉴·宋高宗绍兴四年》:“故仁宗皇帝时,虽有西夏元吴之叛,而晏然若无事者,以韩琦、范仲淹同心协济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