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己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士为知己者死

成语拼音

shì wèi zhī jǐ zhě sǐ

成语解释

知己者:了解自己,信用自己的人。指甘愿为赏识自己、栽培自己的人献身。

成语出处

《战国策·赵策一》:“士为知己者死,女为悦己者容,吾其报知氏之雠矣。”

反求诸己

成语拼音

fǎn qiú zhū jǐ

成语解释

求:追究,寻求;诸:“之于”的合成词。反过来追究自己。指从自己方面找原因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不怨胜己者,反求诸己而已矣。”

至人无己

成语拼音

zhì rén wú jǐ

成语解释

至人:指道德修养极高的人。道德高尚的人能忘掉自己,适应客观

成语出处

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至人无己,神人无功,圣人无名。”

先人后己

成语拼音

xiān rén hòu jǐ

成语解释

首先考虑别人,然后想到自己。

成语出处

《礼记·坊记》:“子云:‘君子贵人而贱己,先人而后己。’”

毫不利己,专门利人

成语拼音

háo bù lì jǐ,zhuān mén lì rén

成语解释

丝毫不为个人利益着想,一心一意做有利于他人的事情。

成语出处

毛泽东《纪念白求恩》:“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,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,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。”

安分守己

成语拼音

ān fèn shǒu jǐ

成语解释

分:本分。规矩老实,守本分,不做违法的事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袁文《翁牖闲评》八:“彼安分守己,恬于进取者,方且以道义自居,其肯如此侥幸乎?”

士死知己

成语拼音

shì sǐ zhī jǐ

成语解释

士:有才识的人。为了报答知己,不惜牺牲生命。亦作“士为知己者死”。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赵策》:“士为知己者死,女为悦己者容,吾其报知氏之雠矣。”

严于律己

成语拼音

yán yú lǜ jǐ

成语解释

律:约束。严格地约束自己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陈亮《谢曾察院君》:“严于律己,出而见之事功;心乎爱民,动必关天治道。”

复礼克己

成语拼音

fù lǐ kè jǐ

成语解释

克:克制,约束;克己:约束自己。指约束自我,使言行合乎先王之礼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李充传》:“室有善言,应在千里,况乎行止,复礼克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