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接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17

踵足相接

成语拼音

zhǒng zú xiāng jiē

成语解释

谓脚迹相连。形容人数众多,接连不断。同“踵趾相接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张居正《答列卿毛介川书》:“今之士大夫,冠缨相摩,踵足相接,一时号为交游者,盖不少矣。”

目不暇接

成语拼音

mù bù xiá jiē

成语解释

指东西多,眼睛都看不过来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从山阴道上行,山川自相映发,使人应接不暇。”

风马不接

成语拼音

fēng mǎ bù jiē

成语解释

犹言风马牛不相及。

成语出处

《宋书·隐逸传·王弘之》:“凡祖离送别,必在有情,下官与殷风马不接,无缘扈从。”

踵趾相接

成语拼音

zhǒng zhǐ xiāng jiē

成语解释

谓脚迹相连。形容人数众多,接连不断。

成语出处

杨天石《黄遵宪》:“黄遵宪盛赞他们‘前仆后起,踵趾相接,视死如归’的大无畏精神。”

趾踵相接

成语拼音

zhǐ zhǒng xiāng jiē

成语解释

形容人数之多。亦作“趾踵相错”。

成语出处

梁启超《变法通议·论师范》:“此外握风气之权者,为书院山长,为蒙馆学究,车载斗量,趾踵相接。”

青黄未接

成语拼音

qīng huáng wèi jiē

成语解释

旧粮已经吃完,新粮尚未接上。也比喻人才或物力前后接不上。同“青黄不接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叶適《上宁宗皇帝札子》之二:“城市之民,青黄未接,食于常平者十家而九。”

肩摩踵接

成语拼音

jiān mó zhǒng jiē

成语解释

肩碰肩,脚连脚。形容人很多,很拥挤。

成语出处

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“临淄之途,车毂击,人肩摩。”《宋史·李显忠传》:“入城,宣布德意,不戮一人,中原归附者踵接。”

昼日三接

成语拼音

zhòu rì sān jiē

成语解释

一日之间三次接见。形容深受宠爱礼遇。

成语出处

《易·晋》:“康侯用锡马蕃庶,昼日三接。”孔颖达疏:“昼日三接者,言非惟蒙赐蕃多,又被亲宠频数,一昼之间,三度接见也。”

肩摩袂接

成语拼音

jiān mó mèi jiē

成语解释

人肩相摩,衣袖相接。形容人多拥挤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宋濂《赠传神陈德颜序》:“余自近岁以来,为求文者肩摩袂接而至,一切谢绝已久。”

踵武相接

成语拼音

zhǒng wǔ xiāng jiē

成语解释

谓脚迹相连。形容人数众多,接连不断。同“踵趾相接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陈亮《跋焦伯强帖》:“诸公巨人踵武相接,天下毫发丝粟之才,皆得以牵连成就,况且伯强之卓然能自见者乎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