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据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3

凿凿可据

成语拼音

záo záo kě jù

成语解释

凿凿:确实。确实可作依据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徐宏祖《徐霞客游记·滇游日记》:“龚起潜为余谈之甚晰,皆凿凿可据。”

进退失据

成语拼音

jìn tuì shī jù

成语解释

前进和后退都失去了依据。形容无处容身。也指进退两难。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樊英传》:“而子始以不訾之身,怒万乘之主;及其享受爵禄,又不闻匡救之术,进退无所据矣。”

鹊巢鸠据

成语拼音

què cháo jiū jù

成语解释

本喻女子出嫁,住在夫家。后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、土地、妻室等。同“鹊巢鸠居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鬼求人》:“夫鹊巢鸠据,事理本直。”

不足为据

成语拼音

bù zú wéi jù

成语解释

足:够得上;据:证据。不能作为依据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刘安世《论蔡确作诗讥讪事第六》:“诗板是明白已验之迹,便可为据;开具乃委曲苟免之词,不足为凭。”

有凭有据

成语拼音

yǒu píng yǒu jù

成语解释

既有凭证,又有依据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·陈御史巧勘金钗钿》:“又且他家差老园公请你,有凭有据,须不是你自轻自贱。”

蟠结根据

成语拼音

pán jié gēn jù

成语解释

盘据勾结。《资治通鉴·唐代宗大历十四年》:“由是以天下公賦爲人君私藏,有司不復得窺其多少,校其贏縮,殆二十年。宦官領其事者三百餘員,皆蠶食其中,蟠結根據,牢不可動。”

鲸吞虎据

成语拼音

jīng tūn hǔ jù

成语解释

鲸吞:像鲸一样吞食;据:盘踞。像鲸鱼和老虎一样穷凶极恶地吞食与占据猎物。比喻吞并土地和财物

成语出处

《旧唐书·萧铣等传论》:“自隋朝维绝,宇县瓜分,小则鼠窃狗偷,大则鲸吞虎据。”

无凭无据

成语拼音

wú píng wú jù

成语解释

没有凭证和根据

成语出处
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六回:“只要梦翁把用他的钱给了他,其余无凭无据的事,也断不能容他放肆。”

查无实据

成语拼音

chá wú shí jù

成语解释

查究起来,没有确实的根据或证据。

成语出处

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101回:“那两个差头,白白的又发了一注子大财,只以‘查无实据’禀报县公完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