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哭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6

长歌当哭

成语拼音

cháng gē dàng kū

成语解释

长歌:长声歌咏,也指写诗;当:当作。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,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。

成语出处

汉杂曲歌辞《悲歌》:“悲歌可以当泣,远望可以当归。”

狼号鬼哭

成语拼音

láng háo guǐ kū

成语解释

形容哭叫的声音凄厉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十八回:“等两日咱们去痛回一回,大家把这威风煞一煞儿才好呢!况且宝玉才好了些,连我们也不敢说话,你反打的人狼号鬼哭的。”

嚎啕大哭

成语拼音

háo táo dà kū

成语解释

大声哭叫

成语出处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06回:“今日看他悲哀欲绝,心里更加不忍,竟嚎啕大哭起来。”

牛衣夜哭

成语拼音

niú yī yè kū

成语解释

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。同“牛衣对泣”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温庭筠《上裴舍人启》:“今则阮路兴悲,商歌结恨;牛衣夜哭,马柱晨吟。”

干啼湿哭

成语拼音

gàn tí shī kū

成语解释

干啼:没有眼泪地啼哭。湿哭:有眼泪地啼哭。无泪和有泪地哭。①形容哭哭啼啼。②也泛指因苦楚而呈现的各种表情。亦作“湿哭干啼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北齐书·尉景传》:“景曰:‘小儿惯去,放使作心腹,何须干啼湿哭不听打耶!’”

号咷大哭

成语拼音

háo táo dà kū

成语解释

号咷:也写作“嚎啕”,大声哭叫。形容放声大哭。

成语出处

《周易·同人》:“同人先号咷而后笑。”

蛤蟆夜哭

成语拼音

há má yè kū

成语解释

蛤蟆于夜晚哭泣。形容毫无根据诬陷好人。 >> 蛤蟆夜哭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复闻有言曰:‘吾今幸无尾,但恐更理会蝌蚪时事也。 《艾子杂说》

西台痛哭

成语拼音

xī tái tòng kū

成语解释

宋末文天祥抗元失败被害。八年后,谢翱与友人登西台痛哭致祭,并作《登西台恸哭记》以记其事。后用以称亡国之痛。 >> 西台痛哭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柳弃疾《怀人诗》之四:“西台痛哭谢晞发,眢井沉书郑亿翁。”

号啕痛哭

成语拼音

háo táo tòng kū

成语解释

号啕:大哭声。放声大哭

成语出处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16回:“却说那和尚把袈裟骗到手,拿在后房灯下,对袈裟号啕痛哭。”

包胥之哭

成语拼音

bāo xū zhī kū

成语解释

包胥:春秋时楚国大臣申包胥。比喻到别国哀求援兵。 >> 包胥之哭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立依于庭墙而哭,日夜不绝声,勺饮不入口。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