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路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褴褛筚路

成语拼音

lán lǚ bì lù

成语解释

指穿着破衣,驾着柴车,开发山林,形容开创者的艰辛。 >> 褴褛筚路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先秦·左丘明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筚路蓝缕,以启山林。”

必由之路

成语拼音

bì yóu zhī lù

成语解释

由:经由。必定要经过的道路。泛指事物必须遵循的规律或做事必须遵守的法则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仁,人心也;义,人路也。”宋·朱熹注:“义者行事之宜,谓人之路,则可以见其为出入往来必由之路,而不可须臾舍矣。”

桥是桥,路是路

成语拼音

qiáo shì qiáo,lù shì lù

成语解释

比喻互不相干的事应该严格区分开来。同“桥归桥,路归路”。

成语出处

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七:“就是萧队长也得说个理。我姓韩的桥是桥,路是路,一清二白的,怕谁来歪我不成,倒要问问老赵哥?”

安宅正路

成语拼音

ān zhái zhèng lù

成语解释

比喻仁义。谓以仁居心,以义行事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仁,人之安宅也;义,人之正路也。旷安宅而弗居,舍正路而不由,哀哉!”

萧郎陌路

成语拼音

xiāo láng mò lù

成语解释

萧郎:旧时泛指女子所爱恋的男子;陌路:过路人。比喻女子对原来爱恋的男子视若路人,不愿或不能接近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崔郊《赠婢诗》:“侯门一入深如海,从此萧郎是路人。”

晚节末路

成语拼音

wǎn jié mò lù

成语解释

节:时期;末路:终了。末世。指朝代的末期或人的晚年

成语出处

汉·邹阳《上书吴王》:“至其晚节末路,张耳、陈胜连从兵之据,以叩函关,咸阳遂危。”

广开贤路

成语拼音

guǎng kāi xián lù

成语解释

贤:有才德的人。指从多方开辟招纳贤才的路径

成语出处

元·宫大用《范张鸡黍》第四折:“圣天子思求良辅,下弓旌广开贤路。”

逢山开路,遇水叠桥

成语拼音

féng shān kāi lù,yù shuǐ dié qiáo

成语解释

逢:遭逢,遇见。遇到山则打通道路,遇见水则架起桥梁。比喻不畏艰险,打通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50回:“军旅逢山开路,遇水叠桥,岂有泥泞不堪行之理!”

别无出路

成语拼音

bié wú chū lù

成语解释

指除了某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外,没有其他办法

成语出处

李晓明《平原枪声》:“王秃子觉得别无出路,这样又能赚钱,就一口答应下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