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民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2

体国安民

成语拼音

tǐ guó ān mín

成语解释

体:划分;国:国家。治理国家,安定民众

成语出处

清·王夫之《读通鉴论·唐德宗》:“柳考当日户口虚盈之数,而晏体国安民之心,不可没矣。”

富国安民

成语拼音

fù guó ān mín

成语解释

使国家富强,人民安居乐业。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方术许杨传》:“明府今兴立废业,富国安民,谣童之言,将有征于此,诚愿以死效力。”

富国强民

成语拼音

fù guó qiáng mín

成语解释

指使国家富足,民力强盛。

成语出处

先秦·商鞅《商君书·壹言》:“故治国者,其抟力也,以富国强兵也。”

治国安民

成语拼音

zhì guó ān mín

成语解释

治:治理;安:安定。治理国家,安定人民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:“财者,帝王所以聚人守位,养成群生,奉顺天德,治国安民之本也。”

取信于民

成语拼音

qǔ xìn yú mín

成语解释

取得人民的信任。

成语出处

毛泽东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:“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,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一一取信于民。”

蠹政病民

成语拼音

dù zhèng bìng mín

成语解释

危害国家和人民。同“蠹国害民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百二十回:“时皓[孙皓]居武昌,扬州百姓溯流供给,甚苦之;又奢侈无度,公私匮乏。陆凯上疏谏曰:‘……又左右皆非其人,群党相挟,害忠隐贤,此皆蠹政病民者也。’”

保境息民

成语拼音

bǎo jìng xī mín

成语解释

保卫国家边疆,使人民得以安宁。

成语出处

《周书·刘雄传》:“先是,国家与齐通好,约言各保境息民,不相侵扰。”

误国殃民

成语拼音

wù guó yāng mín

成语解释

给国家人民带来祸害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杨继盛《请诛贼臣疏》:“臣观大学士严嵩,盗权窃柄,误国殃民,其天下之第一大贼乎。”

生事扰民

成语拼音

shēng shì rǎo mín

成语解释

生事:惹起事端。惹起事端,侵扰民众。指故意寻衅闹事,侵扰人民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教战守》:“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,以为生事扰民,渐不可长。”

辱国殃民

成语拼音

rǔ guó yāng mín

成语解释

使国家受辱,人民遭殃。亦作“辱国殄民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古今小说·木绵庵郑虎臣报冤》:“韩侂胄居相位一十四年,陷害了赵愚丞相,罢黜道学诸臣,轻开边衅,辱国殃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