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民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2

伐罪吊民

成语拼音

fá zuì diào mín

成语解释

伐:讨伐。吊:慰问。讨伐有罪,拯救百姓。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(梁)任方《百辟劝进今上笺》:“伐罪吊民,一匡靖乱。”

益国利民

成语拼音

yì guó lì mín

成语解释

对国家、对人民都有利。

成语出处

《周书·文帝纪下》:“参考变通,可以益国利民便时适治者,为二十四新制。”

节用裕民

成语拼音

jié yòng yù mín

成语解释

节约用度,使人民过富裕的生活。

成语出处

《荀子·富国》:“足国之道,节用裕民,而善藏其余。”

节用爱民

成语拼音

jié yòng ài mín

成语解释

节省开支,爱护百姓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学而》:“道千乘之国,敬事而信,节用而爱人,使民以时。”

社稷生民

成语拼音

shè jì shēng mín

成语解释

社稷: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和谷神,代指国家。指国家与人民

成语出处

傅抱石《郑板桥集前言》:“何与于社稷生民之计,三百篇之旨哉?”

应天顺民

成语拼音

yīng tiān shùn mín

成语解释

应:适应,适合。顺应天命,合乎民心。

成语出处

《周易·革》:“天地革而四时成。汤武革命,顺乎在而应乎人。”

尸位病民

成语拼音

shī wèi bìng mín

成语解释

尸位:居位而不做事。占着职位而无所作为,使人民受到损害

成语出处

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95回:“如有慢视民瘼者,定行揭帖上几个,断不叫这等尸位病民者,得以漏网。”

平易近民

成语拼音

píng yì jìn mín

成语解释

对人和蔼可亲,没有架子,使人容易接近。也指文字浅显,容易了解。同“平易近人”。 >> 平易近民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夫政不简不易,民不有近;平易近民,民必归之。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鲁周公世家》

蠹政害民

成语拼音

dù zhèng hài mín

成语解释

危害国家和人民。同“蠹国害民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周书·晋荡公护传》:“凡所委任,皆非其人,兼诸子贪残,僚属纵逸,恃护威势,莫不蠹政害民。”

蠹国病民

成语拼音

dù guó bìng mín

成语解释

危害国家和人民。同“蠹国害民”。

成语出处

元·刘祁《归潜志》卷十三:“因思一时富贵权势之人,生长纨绮中……非惟不知稼穑之艰难,流于奢淫以蠹国病民,抑又不知世间温饱安逸之正味为不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