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民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2

辱国殄民

成语拼音

rǔ guó tiǎn mín

成语解释

使国家受辱,人民遭殃。同“辱国殃民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刘基《春秋明经》:“他日西鄙之伐,辱国殄民,果谁之所致乎!”

费财劳民

成语拼音

fèi cái láo mín

成语解释

耗费财物,劳苦百姓。

成语出处

《晏子春秋·内篇谏下》:“诚费财劳民以为无功,又从而怨之,是寡人之罪也。”

安国富民

成语拼音

ān guó fù mín

成语解释

使国家安定,使人民富裕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汲黯传》:“公为正卿上不能褒先帝之功业,下不能化天下之邪心,安国富民,使囹圄空虚。”

忧国恤民

成语拼音

yōu guó xù mín

成语解释

恤:体恤。忧虑国事,体恤百姓

成语出处

汉·徐幹《中论·谴交》:“文书委于官曹,系囚积于囹圄,而不遑省也。详察其为也,非欲忧国恤民,谋道讲德也。”

误国殄民

成语拼音

wù guó tiǎn mín

成语解释

殄:灭绝。让国家受害,人民遭殃

成语出处

宋·周密《齐东野语·洪君畴》:“贪缪之柏,误国殄民,逐之已晚。”

无方之民

成语拼音

wú fāng zhī mín

成语解释

古指不知礼法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经解》:“是故隆礼由礼,谓之有方之士;不隆礼,不由礼,谓之无方之民。”

顺天恤民

成语拼音

shùn tiān xù mín

成语解释

顺:依顺,顺从;恤:体恤。顺应天意,体恤民众

成语出处
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匈奴传》:“朕与单于俱由此道,顺天恤民,世世相传,施之无穷,天下莫不咸嘉。”

蚩蚩者民

成语拼音

chī chī zhě mín

成语解释

蚩蚩:无知的样子。无知识的就是老百姓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卫风·氓》:“氓之蚩蚩,抱布贸丝。”

蠹国害民

成语拼音

dù guó hài mín

成语解释

蠹:损害。危害国家,残害人民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卷四:“阴司以儿父久居高位,不思行善,专一任性执拗,行青苗等新法,蠹国害民,怨气腾天。”

畏天爱民

成语拼音

wèi tiān ài mín

成语解释

畏:敬畏。敬畏上天,怜爱下民

成语出处

宋·陆游《上殿札子》:“祖宗畏天爱民,子孙皆当取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