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平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尸鸠之平

成语拼音

shī jiū zhī píng

成语解释

尸鸠:亦作“鸤鸠”,即布谷鸟,传说它哺育群雏时能平均如一。比喻一视同仁。亦作“尸鸠之仁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曹风·鸤鸠》:“鸤鸠在桑,其子七兮。”毛亨传:“鸤鸠之养其子,朝从上下,暮从下上,平均如一。”

歌舞太平

成语拼音

gē wǔ tài píng

成语解释

边歌边舞,庆祝太平。指粉饰太平

成语出处

《南齐书·陈显达传》:“须享尘一静,西迎大驾,歌舞太平,不亦佳哉!”

凸凹不平

成语拼音

tū āo bù píng

成语解释

指凹进与凸出,不在同一水平面

成语出处

《中国的西北角·陕甘形势片断》:“路面凸凹不平,车行其上,忽高忽低。”

抱打不平

成语拼音

bào dǎ bù píng

成语解释

遇见不公平的事,挺身而出,帮助受欺负的一方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四十五回:“气的我只有替平儿打抱不平。”

宁为太平犬,莫作离乱人

成语拼音

nìng wéi tài píng quǎn,mò zuò lí luàn rén

成语解释

宁:宁愿;莫:不。宁愿做太平年代的狗,也不愿做战乱年代的人。形容人们遭逢乱世的痛苦心情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卷:“忙忙如丧家之犬,急急如漏网之鱼……正是:宁为太平犬,莫作离乱人!”

路见不平,拔刀相救

成语拼音

lù jiàn bù píng,bá dāo xiāng jiù

成语解释

在路上遇见不平的事,就挺身而出干涉,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。形容人见义勇为

成语出处

清·宣鼎《夜雨秋灯录续集·金竹寺》:“路见不平,拔刀相救。佛菩萨赏其义侠,故远导幻影以生之。”

天下承平

成语拼音

tiān xià chéng píng

成语解释

国家持久太平

成语出处

明·酉阳野史《续三国演义》第七回:“内无吴蜀东西之忧,外无南北边防之患,天下承平,甲兵不用。”

素昧生平

成语拼音

sù mèi shēng píng

成语解释

彼此一向不了解。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。同“素昧平生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八回:“时筱仁因彼此素昧生平,也乐得装作不知,以免拖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