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墙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14

祸发萧墙

成语拼音

huò fā xiāo qiáng

成语解释

萧墙: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,比喻内部。指祸乱发生在内部。 >> 祸发萧墙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吾恐季孙之忧,不在颛臾,而在萧墙之内也。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季氏》

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

成语拼音

xiōng dì xì qiáng,wài yù qí wǔ

成语解释

阋:争吵;墙:门屏;御:抵御。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内部虽有分歧,但能一致对外

成语出处

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30回:“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。蜗角纷争,惟利是务。”

衅发萧墙

成语拼音

xìn fā xiāo qiáng

成语解释

衅:缝隙,引申为争端,事端。萧墙: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,引申为内部。比喻事端或灾祸发生在内部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傅燮传》:“今张角起于赵、魏,黄巾乱于六州。此皆衅发萧墙,而祸延四海者也。”

引水入墙

成语拼音

yǐn shuǐ rù qiáng

成语解释

比喻自招灾祸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回:“这不是我自己引水入墙,开门揖盗么。”

峻宇雕墙

成语拼音

jùn yǔ diāo qiáng

成语解释

高大的屋宇和彩绘的墙壁。形容居处豪华奢侈。

成语出处

《书·五子之歌》:“内作色荒,处作禽荒,甘洒嗜音,峻宇雕墙,有一于此,未或不亡。”

穿穴踰墙

成语拼音

chuān xué yú qiáng

成语解释

指偷窃行为。 明 杨慎 《<易·说卦>“坎为盗”》:“坎之爲卦,外陰柔而内剛狠,有穿穴踰牆乘墉伏莽之狀也。”参见“ 穿窬 ”。

触事面墙

成语拼音

chù shì miàn qiáng

成语解释

触:接触;面墙:面对墙。形容遇事像面墙而立,一无所知

成语出处

晋·姚兴《重答安成侯嵩》:“吾常近之才,加以多事昏塞,触事面墙,不知道理安在。”

铜壁铁墙

成语拼音

tóng bì tiě qiáng

成语解释

铜铁做成的墙壁。比喻防御十分坚固,不可摧毁的事物

成语出处

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51回:“长弓硬弩护辕门,铜壁铁墙齐队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