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三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6

至再至三

成语拼音

zhì zài zhì sān

成语解释

指一而再,再而三。

成语出处

《尚书·多方》:“我惟时其教告之,我惟时其战要囚之,至于再,至于三,乃有不用我降尔命,我乃其大罚殛之!”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十二:“妾隔帘故邀其满引,至再至三,终不肯出。”

二桃杀三士

成语拼音

èr táo shā sān shì

成语解释

将两个桃子赐给三个壮士,三壮士因相争而死。比喻借刀杀人。 >> 二桃杀三士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宴子春秋·谏下二十四》

连二赶三

成语拼音

lián èr gǎn sān

成语解释

急忙;赶快。

成语出处

姚雪垠《长夜》三二:“菊生不敢怠慢,连二赶三地穿好衣服,跳下床来。”

语四言三

成语拼音

yǔ sì yán sān

成语解释

指信口乱说闲话。

成语出处

《群音类选·〈分钗记·计诱皮氏〉》:“为何的语四言三,平白地将人讥诮。”

朝四暮三

成语拼音

zhāo sì mù sān

成语解释

原指使用骗术欺骗人。后比喻经常变卦,反复无常

成语出处

梁启超《余之币制金融政策》:“其后有以调停之说进者,吾见其朝四暮三,无关宏旨。”

咸五登三

成语拼音

xián wǔ dēng sān

成语解释

指帝德广被,同于五帝而超于三王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方将增泰山之封,加梁父之事,鸣和鸾,扬乐颂,上咸五,下登三。”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下》引此文,颜师古注:“咸,皆也,言汉德与五帝皆盛,而登于三王之上也。”

让再让三

成语拼音

ràng zài ràng sān

成语解释

指几次三番地推让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史可法《复多尔衮书》:“群臣劝进,今上悲不自胜,让再让三,仅允监国。”

不壹而三

成语拼音

bù yī ér sān

成语解释

指再三;多次。

成语出处

《孔子家语·弟子行》:“子贡既与卫将军文子言。适鲁,见孔子曰:‘卫将军文子问二三子之于赐,不壹而三焉。赐也辞,不获命;以所见者对矣。’”

暮四朝三

成语拼音

mù sì cháo sān

成语解释

①原指说法、做法有所变换而实质不变。②比喻反复无常。

成语出处

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狙公赋芧,曰:‘朝三而暮四。’众狙皆怒。曰:‘然则朝四而暮三。’众狙皆悦。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,亦因是也”。

连二并三

成语拼音

lián èr bìng sān

成语解释

犹言接连不断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一回:“只见两边铺面排山也似价开着,大小客店也是连二并三。”